田文通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Yade的不同级配砂土三轴压缩性状分析
- 2019年
- 基于离散元开源系统Yade,开发一种可以确定材料初始孔隙度与级配的滚动阻力DEM模型,结合Labenne砂的室内试验与引入滚动效应的三轴压缩模型的数值试验,探索了级配对砂土材料的力学性质及微观参数的影响。基于数值试验结果,分析了模型中了颗粒力链随三轴模型变形的变化规律。通过制备5组不同的级配的数值模型,对比Labenne砂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均匀系数对砂土峰值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②不均匀系数对颗粒配位数及局部应力有很大的影响,级配越均匀,平均配位数越大。
- 刘琨徐舜华徐舜华田文通
- 关键词:级配三轴压缩
- 非饱和与饱和黄土统一性动力响应机制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动荷载作用下,非饱和与饱和天然黄土在直观表现上显著不同,前者以震陷(动残余应变)为特征,后者则表现为液化现象.基于室内静(动)三轴试验、土水特征曲线测试,结合天然黄土的水、气两相在固相介质中的渗透性,研究固、水、气三相介质控制黄土应力响应过程的差异性作用,揭示天然黄土动残余应变与液化在动力响应机制上的统一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过程中,加载应力与残余变形、残余变形与孔隙压力的相关系数,普遍高于加载应力与孔隙压力的对应量值;相较固相介质响应外部荷载作用的变形过程,水、气两相的响应明显具有受限于固相介质变形的特征;固相介质的受载变形和水、气两相介质的低渗透性,是黄土动力响应过程中孔隙压力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非饱和与饱和黄土在直观现象上的差异,与水、气相在渗透性与可压缩性方面的显著差别密切关联.
- 孙昱孙军杰朱家慧田文通王兰民
- 关键词:黄土非饱和动荷载
- 海原大地震诱发石碑塬黄土滑坡机制探讨被引量:4
- 2020年
- 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诱发的石碑黄土塬滑坡,因其规模大、坡度小、滑距远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目前对该滑坡的物理力学过程仍无统一认识。基于此,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该滑坡初始状态、地震动力响应和流滑发展过程。为分析震前斜坡初始状态,建立考虑斜坡表面拉裂缝中侧向水压力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拉裂缝中侧向水压力削弱了斜坡整体稳定状态;为研究地震时斜坡动力响应过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获得地震时斜坡饱和土层的孔隙水压力比和斜坡位移的变化特性;为解释远程滑坡,将液化后土层等效为流体,借鉴泥流滑距估算理论,求算石碑塬滑坡的滑距,计算结果与前人现场考察结果吻合。
- 杨博田文通孙军杰刘琨刘琨
- 关键词:液化
- 黄河阶地特征与地震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兰州盆地与建设工程分布密切相关的T0、T1、T2、T3和T4级黄河阶地,建立201个土层地震反应模型。通过一维等效线性化计算和反应谱分析,得出兰州盆地沉积阶地50年超越概率10%地表地震动参数,分析阶地高度和vS≤500m/s覆盖层厚度特征与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Am和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的相关性。表明兰州盆地T0~T2阶地覆盖层厚度与50年超越概率10%Am呈正相关,T3及以上阶地覆盖层厚度对Am增大有明显的减小作用。Tg值随T0~T3阶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当覆盖层厚度进一步变大,Tg值不再同步增大,阶地覆盖层厚度对Tg的影响是有限的,阶地海拔高度与地表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参数没有关系。
- 柳煜田文通苏鹤军李晨桦马紫娟
- 关键词:地震动参数
- 甘肃不同台站地磁垂直分量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应用甘肃省嘉峪关、兰州、天水地磁台2003—2006年4年地磁垂直分量Z的资料分析了静日Sq日变形态、日变幅度以及日变形态畸变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台站日变形态基本相似;包含在日变形态畸变现象的低点位移和拉平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其在地磁冬季出现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季节,与日变幅变化关系密切。
- 田文通辛长江薛锋史小平闫万生韩英李旭升
- 关键词:地磁低点位移
- 新型防液化抗滑桩研发与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2025年
- 地震诱发液化滑坡灾害严重,为解决含可液化土层边坡的支护治理问题,基于“防抗结合”的理念,集主动“排水”和被动“抗滑”为一体,提出了一种新型防液化抗滑桩。为检验新型抗滑桩的抗液化效果,基于黄河上游流域含可液化土层边坡的勘察资料,抽象概化含可液化土层的边坡模型,设计开展了新型抗滑桩和普通抗滑桩对比分析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得出了地震作用下不同类型抗滑桩支护可液化土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和土体超孔压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抗滑桩支护含液化土层边坡破坏模式为地震诱发-液化层上覆土层水平甩出-液化土层底部坡面鼓包剪出-抗滑桩前土体流滑堆积;相较普通抗滑桩,新型防液化抗滑桩可快速有效消散桩周土体超孔压,能有效防止桩周土体液化,达到防液化的设计目标。研究结果验证了防液化抗滑桩的可靠性,对减轻地震液化滑坡灾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董建华杨博田文通吴晓磊何鹏飞赵律华连博
- 关键词:超孔隙水压力振动台试验
- 概率性分析在黄土场地动力沉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天然黄土动残余应变研究主要依赖室内动三轴试验,如何将有限室内试验数据合理地应用于场地动力沉降的定量评价,是岩土地震工程领域中研究涉足尚少的重要科学问题。应用概率统计与蒙特卡洛模拟等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借助综合考虑固结应力、结构强度、空间体积特性和地震动荷载等动残余应变关键影响参量的估算模型,提出有效弱化土体物性参量不确定性(离散性与随机性)的场地动力沉降概率性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应用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得出的场地动力沉降的概率分布特征,能够反映天然黄土动残余应变的基本认知特点,对明晰地震作用下天然黄土场地精细动力沉降特性以及据此采用适当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孙军杰田文通徐舜华刘琨王兰民牛富俊
- 关键词:黄土场地地震动
- 基于颗粒接触度分析的黄土起始动应力估算方法
- 2018年
- 为简约合理地估算黄土动残余应变的起始动应力,提出土颗粒接触度均值距离的概念及其表达形式,结合表征土体动力耐受特性的应力比参量,构建利用黄土相关物性参量估算起始动应力的方法。结果表明:颗粒接触度均值距离能够反映土体细观尺度的接触特征,与土体抗剪强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抗剪强度为纽带,可建立考虑细观尺度参量的黄土起始动应力估算方法;利用等效循环地震剪应力,其形式可求算地震作用下的黄土起始动应力。得出颗粒接触度均值距离的实验工作量,显著少于抗剪强度参量,具有更佳的便利性;估算方法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一致,在误差控制方面表现较佳,具有合理性。
- 郭鹏孙军杰孙昱彭立顺田文通
- 关键词:黄土抗剪强度
- 兰州地磁台GM3磁力仪基线值变化特征和处理方法探讨被引量:6
- 2005年
- 根据兰州地磁台2002年GM3磁通门磁力仪观测基线值数据,分析了基线值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把影响因素定量掺入到对基线的平滑过程中,将得到的结果与FHD1仪观测数据的处理结果做比较,得出基线值主要受温度系数和漂移影响。在对基线值进行平滑时定量考虑温度系数对基线值的影响程度,是提高地磁最终观测结果精确度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 田文通杨冬梅辛长江陈双贵
- 关键词:基线值温度系数漂移
- 基于泊肃叶定律的土体渗透系数估算模型被引量:11
- 2016年
- 渗透性影响土体工程地质特性与力学行为,要对渗透系数进行理论估算相当困难。为应用泊肃叶定律建立土体渗透系数的估算模型,引入等效渗透管径概念并推导其关系式,利用针对性渗透试验对模型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校验。结果表明:土体内部渗透通道可借助等效性原理给予等效细管化;等效渗透管径的关系式,能够考虑土体密实度、结合水含量和颗粒级配、排布方式、几何形状等;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一致,在误差控制方面表现良好。基于泊肃叶定律的土体渗透系数估算模型,各关键参量具有相对严格的物理背景,物理含义较为明确;可能适用的土体粒径范围为0.002~0.500 mm,大致覆盖上至中砂粒、下至粗粘粒包含的区间。
- 孙军杰田文通刘琨冯敏杰李娜
- 关键词:土力学土体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