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症状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型
  • 1篇神经根型颈椎...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变
  • 1篇全脊椎截骨
  • 1篇种内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椎间孔
  • 1篇临床症状
  • 1篇内固定
  • 1篇截骨
  • 1篇近端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机构

  • 3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3篇田涛
  • 2篇谌业光
  • 1篇廖红兴
  • 1篇张惠城
  • 1篇黄凯
  • 1篇陈伟元
  • 1篇季达峰
  • 1篇陈嘉裕
  • 1篇赖尚导
  • 1篇郑锋
  • 1篇高定
  • 1篇王彦波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
2012年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1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法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4±1.2)小时,平均出血量为(1090±200)ml;术后患者侧凸矫正度及矫正率、后凸矫正度及矫正度有明显恢复,与术前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身高增长(6.7±1.7)cm,术后1例患者出现双下肢痛觉过敏症状,给予对应治疗后症况消失;全部患者无神经损害;随访,患者植骨融合度较好,侧凸及后凸矫正丢失少于5°.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较为安全、有效.
张惠城谌业光郑锋田涛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I〉60周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FNA和PFLC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结果6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20个月,其中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是(61.7±11.8)min、(78.1±18.7)ml、(7.34±1.18)周、3.13%、90.6%,PFLCP组分别为(62.8±9.7)min、(111.2±28.6)ml、(9.74±1.71)周、8.82%、70.6%。两组手术时间及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早期下地负重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黄凯谌业光王彦波田涛高定
关键词: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颈椎退行性变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颈椎退行性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具有颈部及上肢神经根性症状的临床病例35例,26~76岁;无症状对照组病例35例,31~74岁。对上述病例行层厚0.7mm,颅底至3、4胸椎CT扫描,将所得DICOM文件导入3DSlicer4.8.1后,以最大密度投影法进行体素渲染,对各颈椎的钩椎关节、椎间孔、曲度(四线法Cobb角)进行观察和测量。将所得结果与临床症状及对照组进行对应性分析,对钩椎关节退行性变与Cobb角变化相伴性进行统计,对症状组的Cobb角与无症状组Cobb角进行成对t检验。结果颈椎退行性变随着年龄上升呈明显趋势,但病变程度与年龄不呈正相关;颈椎钩椎关节退行性变与椎间孔狭窄呈正相关;椎间孔狭窄与临床相关症状的相关率为60%(21例);Cobb角度<35°时生理弯曲消失甚至是反张,在研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42.9%(15例);有症状组的椎间孔径和Cobb角角度(30.96±14.37)°明显小于无症状组(46.66±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性别与年龄上看,颈椎退行性变与生活习惯相关性较大,与年龄相关性次之;钩椎关节退行性变与颈椎椎间孔前后径狭窄呈正相关;具有臂丛神经根症状的病例,在三维可视化帮助下,其椎间孔狭窄和屈度变化等颈椎退化的影像学检出率约为60%(以椎间孔横径<3mm为标准)。
赖尚导季达峰陈伟元廖红兴陈嘉裕田涛
关键词:颈椎退行性变神经根型颈椎病钩椎关节椎间孔COBB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