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一力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人工湿地
  • 2篇厌氧
  • 2篇污水
  • 1篇导电
  • 1篇电压
  • 1篇电压表
  • 1篇顶杆
  • 1篇厌氧-好氧
  • 1篇支承杆
  • 1篇植物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长量
  • 1篇生活污水
  • 1篇湿地处理
  • 1篇湿地植物
  • 1篇填埋
  • 1篇填埋场
  • 1篇通孔
  • 1篇农村
  • 1篇人工湿地处理

机构

  • 7篇重庆市环境科...

作者

  • 7篇白一力
  • 4篇陈建
  • 3篇姚俊
  • 2篇郑建军
  • 1篇吴飚
  • 1篇周谐
  • 1篇汪洋
  • 1篇敖亮
  • 1篇涂建桥
  • 1篇李中平
  • 1篇周丹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Agricu...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分散型城镇污水处理组合工艺效果评价与研究
2015年
该文以三峡库区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厂——万州白羊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该厂采用前端厌氧、好氧处理加末端人工湿地处理的组合工艺,通过对厌氧、好氧、人工湿地三段出水的长期监测,评价各段水质处理效果,研究污染物主要去除方式。结果发现,组合工艺对BOD5、COD、NH3-N处理效率超过90%,SS降解效率为75%,TN在运行稳定后去除效率为85%,运行以后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削减了三峡库区入库负荷。分阶段研究表明,污染物最大去除效率值稳定在厌氧-好氧阶段,而湿地处理末端尾水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较差,而在春夏季节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因此,为保障污水稳定处理效果,建议今后小城镇分散污水处理项目应加强前端厌氧-好氧设施的优化设计,而非仅仅依赖湿地。
白一力敖亮周谐陈建
关键词:三峡库区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SP、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结果]采用90cm/d水力负荷运行时,CODCr去除率可达70%~80%,可将300.00mg/L以上的CODCr降低至100.00mg/L以下,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为300.00、2.50、15.00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去除效率。
陈建姚俊白一力郑建军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
应用于垃圾填埋场衬垫的检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衬垫的检漏系统,包括两竖直设置的支承杆,两支承杆的上端设有导电横梁,导电横梁上设有电压表,两支承杆的下端设有导电的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面上设有金属钉,导电横梁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导线。本实...
白一力吴飚汪洋
文献传递
人工湿地不同植物生长量及去除负荷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选取美人蕉、风车草、香根草进行生长量的对比试验,对不同植物的生长量及N、P的去除负荷进行了研究。通过为期1年的运行,结果表明:美人蕉、风车草、香根草的分别平均生长量为8805、152、95 g/(株.周);风车草、香根草、美人蕉对N的去除负荷分别为6.80、3.731、0.56 g/(株.周),对P的去除负荷分别为1.24、0.681、.76 g/(株.周)。
李中平陈建周丹白一力
关键词:湿地植物生长量
浅谈废水环境监测质量问题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水排放,对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当前我国政府已经重视废水环境检测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阐述了环境检测废水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并针对存在的废水检测质量问题,提出了几点提高质量措施。
姚俊白一力
垃圾堆填区覆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堆填区覆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堆填区覆盖防渗透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所述垃圾堆填区覆盖装置,包括可与装载机连接的外挂装置,外挂装置包括第一轮缘、设有通孔的第二轮缘以及位于第一轮缘和第二轮缘...
白一力涂建桥
文献传递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through Anaerobism and Artificial Wetland被引量:25
2009年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test capacity of sewage treatment with anaerobic + artificial wetland. [ Method] By studying on the removal of conventional pollutants such as CODcr, SP, TP and NH4^+-N with new wetlands, their impact on the capacity of sewage treatment. [Resuit]The CODcr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reach 70% -80% and the value of CODcr could be reduced from above 300.00 mg/L to blow 100 mg/L,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P and NH4^+-N was 30% -40% when hydraulic load is 90 crn/d. [ Conclus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ODcr, SP and NH4^+ -N were below 300.00,2.50 and 15.00 mg/L, it's easy to achieve a more stable removal efficiency.
陈建姚俊白一力郑建军
关键词:VILLAGEWASTEWATE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