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示教式出院指导方式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示教式出院指导方式对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则予以示教式出院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技能、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的依从性、早产儿预后、再次住院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技能水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观察组家长对早产儿早期干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预后、再次住院率及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早产儿家长予以示教式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家长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促进早期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干预效果,利于早产儿的成长。
- 白云英吴碧琴蒲榕
- 关键词:早产儿依从性家长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儿心率改善作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儿心率改善作用。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中随机择取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作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的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和心率,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 邹雁白云英
- 关键词:心律失常综合护理干预心率
- 口周按摩联合新生儿抚触应用于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口周按摩联合新生儿抚触应用于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儿使用新生儿抚触干预,观察组48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口周按摩,两组患儿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期间喂养情况(鼻饲管留置时间、完全鼻饲管喂养时间、经口喂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吞咽情况(喂养是否流奶、喂食后口腔残留奶量、是否有吮吸动作),神经发育情况[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发育商(DQ)],营养发育情况(体重、身长、头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鼻饲管留置时间、完全鼻饲管喂养时间较短,经口喂养时间较长(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喂养流奶占比及喂食后口腔残留奶量较低,有吮吸动作占比较多(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DQ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干预后体重较重,身长较长,头围较大(P<0.05)。结论:口周按摩联合新生儿抚触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吞咽情况,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 白云英康淑琴吴碧琴白云霞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吞咽障碍新生儿抚触
- 危重新生儿转运与院前护理抢救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白云英
-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
- 早产儿随访管理与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早产儿随访管理与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120例早产儿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对所有入选早产儿建立随访专案管理,同时对早产儿脑神经发育采取定期监测措施,观察组60例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60例未实施早期干预措施,进一步对两组早产儿1岁时脑神经发育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早期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1岁时脑神经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早期干预的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儿在实施随访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做好脑神经发育的监测,同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能够使小儿残障发生情况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为早产儿生命健康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
- 白云英
- 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