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艳莹

作品数:37 被引量:59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农业
  • 11篇农业文化
  • 11篇农业文化遗产
  • 9篇生态
  • 8篇全球重要农业...
  • 7篇生态系统
  • 7篇梯田
  • 7篇哈尼梯田
  • 7篇GIAHS
  • 2篇遗产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水源涵养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气候
  • 2篇区域生态
  • 2篇文化
  • 2篇文化遗产
  • 2篇香榧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圭尔夫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作者

  • 31篇白艳莹
  • 16篇闵庆文
  • 9篇刘某承
  • 8篇徐远涛
  • 8篇袁正
  • 6篇李静
  • 5篇曹智
  • 5篇王效科
  • 5篇欧阳志云
  • 3篇苗鸿
  • 3篇何露
  • 2篇伦飞
  • 2篇李文华
  • 2篇张永勋
  • 2篇陈卫平
  • 2篇杨伦
  • 2篇杨阳
  • 2篇孙雪萍
  • 2篇蔡怡敏
  • 2篇王斌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Journa...
  • 2篇世界农业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03
  • 4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森林雨季水源涵养能力研究——以勐龙河流域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之一.该系统成功抵御了2009~2010年,60年一遇的大旱,从而备受科学家的关注.哈尼梯田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在抵抗极端干旱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雨季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林种,因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和地表覆被等立地条件的不同,其不同土层重量含水量差异显著,且变化规律各异;2云南松、华山松、桤木、杂木和杉木的雨季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053.48 t/hm2、5336.12 t/hm2、4537.65 t/hm2、6044.23 t/hm2和2899.02 t/hm2.本文通过对各优势树种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能够为水源涵养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有效保护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提供科学基础.
李静闵庆文闵庆文杨伦白艳莹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
京津冀生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机制建设被引量:19
2015年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区域的系统性问题,打破行政区界线开展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合作机制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考生态合作研究成果,针对水资源供给与消费、风沙源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尝试构建了生态合作机制建设基本思路;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其生态合作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各方主体、可以采取的生态合作方式及监督评价机制。
张予刘某承白艳莹张永勋
中国GIAHS保护试点:价值、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4
2012年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留存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已有4个GIAHS保护试点,即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和贵州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系统,2个候选试点,即云南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及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本文基于FAO对GIAHS项目价值标准的解释,系统梳理了这6个试点的概况、价值、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建议等,以期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指导依据。GIAHS的价值主要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科研与示范价值等。目前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比较效益降低、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现代观念的冲击和多重价值认识不足等。文章还提出了对GIAHS试点保护的建议,主要为引入动态保护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可持续的保护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以及建立农业文化品牌,形成动态的保护机制等。
闵庆文何露孙业红张丹袁正徐远涛白艳莹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生态多样性
景观指数筛选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为例
景观格局问题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格局指数作为一种常用的描述景观格局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如何选择合理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表述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点和难点。尽管指数具有直观性,易操作性,但是在运...
徐远涛闵庆文白艳莹袁正李静曹智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哈尼梯田主成分分析
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红河县甲寅乡作夫村和咪田村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随着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哈尼梯田系统的保护受到诸多威胁,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方面。本文以位于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核心区域的红河县甲寅乡原生态保存最好的作夫村和受现代信息影响较大的咪田村为例,基于实地考察和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对该地区的农业种植模式、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1)作夫村和咪田村的水田种植面积约占一半,作夫村以种植传统水稻为主,咪田村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2)两个村化肥的使用强度属中等偏下水平,这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冲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约30%的农户施用有机肥,作物秸秆还田强度较小。(3)作夫村和咪田村农药使用量在正常农业活动范围之内;除草剂的施用差别较大,这与其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传统种植模式下多样性的生物结构有抑制杂草生长的功能。同时,作夫村劳动力相对充足,人工除草也减少了对除草剂的依赖。哈尼梯田地区存在劳动力流失、传统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需要引起当地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白艳莹伦飞曹智何露刘星辰刘某承
关键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现代农业化肥秸秆还田
陆地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应用和发展被引量:11
2002年
以TEM和DNDC模型为例 ,在分析国外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发展基础上 ,按照模拟方法、应用目的、元素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空间尺度等对现有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进行了分类 .对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基本框架 (植物、大气和土壤 3个组分及植物 大气、植物 土壤和土壤 大气界面等 3个界面 ) ,以及内部基本过程 (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 )进行了总结分析 .对目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建立中的几个问题(如跨尺度问题、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遥感技术结合、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比较研究 )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评价 .
王效科白艳莹欧阳志云苗鸿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服务价值评价被引量:20
2013年
会稽山区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价值和古老的嫁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这一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并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采用生态系统评估方法,从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4方面对会稽山区古香榧群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会稽山古香榧群提供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达86.14万元.hm 2.a 1;其中林副产品等供给功能价值为36.86万元.hm 2.a 1,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等调节功能价值为20.78万元.hm 2.a 1,遗产、旅游、人文、科研等文化功能价值为28.45万元.hm 2.a 1,生境提供、养分循环等支持功能价值为489元.hm 2.a 1。会稽山古香榧群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是经济林和旅游的重要资源,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同时还具有承继香榧起源与香榧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将古香榧群资源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王斌闵庆文杜波白艳莹袁正徐远涛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会稽山
稻田病虫害生态防控模式及其在西南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和品种多样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病虫害危害程度加重,防控压力增大;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匮乏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药剂,造成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基于此,通过对传统优秀农业植保技术的挖掘、提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些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关键技术的生态综合防控模式正被广泛应用并进行示范推广,逐渐显现出病虫害防治和减少农药施用的优势。本文总结并梳理了当前西南稻作区主要的稻田病虫害生态防控模式及其应用成效,结果发现:杂糯间作的品种多样性防控模式可有效控制稻瘟病,但增加了劳动量;稻鸭共作的生物多样性防控模式可有效控制纹枯病、稻飞虱、叶蝉、福寿螺和杂草,但对技术水平和市场条件要求较高。此外,对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农药、植物性驱虫剂和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等生物防控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刘某承白艳莹曹智徐远涛
关键词:稻鸭共作
哈尼梯田极端干旱的适应机制分析
近些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在全球许多地区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处于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正在不断增加。在人类赖以...
白艳莹闵庆文徐远涛袁正
关键词:极端气候传统农业哈尼梯田
历史长河中的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利用探索——基于内蒙古敖汉旗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粟作文化遗产包括各类考古遗存和农具、传统农作制度与技术及以粟、黍为中心的复合产出和文化活动,内涵丰富而独特,兼具历史、文化、景观、教育等多元价值。近年来,虽然粟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存其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与挖掘、保护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传统栽培模式难以为继、缺乏可以聚焦传承人、农民主体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和挑战。为此,须要做好更加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工作,进一步研究其历史源流及影响,建立和完善保护利用与监督机制,构筑与农民一体的利益共享与补偿体系,还要扩大在高科技、高增加值和文化领域的投入,加快实现产业升级与综合价值的有效提升。
何红中白艳莹
关键词:文化遗产农业历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