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芬芬
- 作品数:34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P-gp在人胃癌干细胞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无血清法富集人胃癌BGC-823干细胞,并对所获得的BGC-82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富集人胃癌BGC-823干细胞球。后续实验分为BGC-823干细胞组和BGC-823细胞组: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和Hoechst33342染色法对所富集细胞的干性进行鉴定;利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单克隆形成能力;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RT-PCR法检测P-gp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双染观察干细胞球CD44、P-gp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获得干细胞球。CCK-8结果显示,BGC-823干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较BGC-823细胞降低(P<0.05)。干细胞球单克隆形成能力较人胃癌BGC-823细胞增强(P<0.05)。Western Blot和Hoechst33342染色法结果显示无血清富集的细胞为胃癌干细胞。RT-PCR、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显示BGC-823干细胞CD44、P-gp的表达较BGC-823细胞升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用无血清富集法收集的人胃癌BGC-823干细胞球为研究干细胞的理想模型,胃癌干细胞的形成是耐药出现的潜在机制。
- 蒋洁敏乐红红相芬芬孔倩倩詹月萍许健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无血清耐药
- 熊果酸通过下调MyD88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熊果酸通过下调MyD88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o方法在细胞增殖实验中以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人结肠癌Lovo细胞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熊果酸组,熊果酸组给予不同的熊果酸药物浓度处理,继续培养48 h后再应用CCK-8法检测其增殖曲线;细胞凋亡实验则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熊果酸组,熊果酸组予以20μmoVL的浓度处理48 h,收集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水平。后期的侵袭转移及机制研究包括2部分,一部分为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分组及处理方法同前;另一部分以MyD88稳转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为MyD88-NC组、MyD88-KD组、MyD88-OE组。划痕实验则分别于0、48 h观察各组HCT-116细胞的迁移情况,比较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0.24 h各组HCT-116细胞的迁移情况,比较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的MyD8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熊果酸可以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熊果酸可以显著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MyD88-KD组的迁移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P=0.03),而MyD88-OE组的迁移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2);熊果酸组的迁移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MyD88-KD组及熊果酸组MMP-2、MMP-9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MyD88-OE组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熊果酸可显著降低MyD88蛋白的表达,并通过对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下调实现对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 刘巧丽陈自喜相芬芬相芬芬朱兆伟张孟哲吴蓉吴蓉
- 关键词:髓样分化因子88结肠癌
- 熊果酸对IL-6介导的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简称“231细胞”)的侵袭与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20、40、80、160、320μmol/L熊果酸对231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波形蛋白(Vim)、CD44分子(CD44)、醛脱氢酶1家族成员A1(ALDH1A1)m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中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以磷酸化JAK2(p-JAK2)/JAK2比值、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比值计]。结果 实验选取熊果酸低浓度20μmol/L(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作为后续给药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MMP9、MMP2、Vim、ALDH1A1、CD44 m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cad m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JAK2/JAK2比值、p-STAT3/STAT3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细胞中上述指标的表达均有一定程度逆转。结论 熊果酸通过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炎症因子IL-6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
- 刘荣荣张涛相芬芬陈自喜张孟哲康向东吴蓉
- 关键词:熊果酸乳腺癌迁移
- 一种HPV16 E7 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V16E7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从临床标本中克隆得到正确的HPV16E7基因序列,该基因经正确插入pET28a(+)原核表达质粒后,在IPTG诱导下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
- 康向东吴蓉孔倩倩相芬芬詹月萍许建蒋洁敏乐红红郝文斌
- 髓样分化因子88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 2018年
- 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恶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参与肿瘤的微环境、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肿瘤耐药等作用。MyD88有可能作为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治疗靶点,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加强肿瘤细胞的耐药作用。
- 范嫣相芬芬陈自喜康向东吴蓉
- 关键词:肿瘤髓样分化因子88
- 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磁珠对人肝癌、胃癌细胞株特异性富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4-E9)免疫磁珠与上皮黏附分子(Epcam)磁珠的联合应用能否提高免疫磁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富集效率。方法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磁珠连接,制备成免疫磁珠。通过制备的两种免疫磁珠及两种免疫磁珠的联合应用分别对MCF-7,BEL-7402和BGC-823细胞进行富集率检测。结果4-E9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57.8%,Epcam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65.8%。4-E9免疫磁珠对MCF-7,BGC-823和BEL-7402细胞富集率分别为(44±5.33)%,(71±11.33)%和(78.3±8.46)%,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55.5±8.67)%,(78.88±13.11)%和(84.31±6.83)%,两种免疫磁珠联合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80.4±8.33)%,(85.125±6.77)%和(93.23±4.33)%,联合磁珠组较4-E9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3,0.04)。联合磁珠组较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0.03,0.04)。结论两种免疫磁珠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Epcam免疫磁珠对BEL-7402,BGC-823及MCF-7细胞富集率,4-E9抗体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郝文斌相芬芬乐红红范嫣许健刘巧丽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 MyD88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乳腺癌和逆转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MyD88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乳腺癌和逆转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验证了抑制MyD88基因的表达可以增加乳腺癌患者对紫杉醇的敏感性进而提高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而熊果酸可以有效抑制MyD88基因的表达,...
- 吴蓉康向东相芬芬张涛刘荣荣
- 一种HPV16E7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V16E7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从临床标本中克隆得到正确的HPV16E7基因序列,该基因经正确插入pET28a(+)原核表达质粒后,在IPTG诱导下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
- 康向东吴蓉孔倩倩相芬芬詹月萍许建蒋洁敏乐红红郝文斌
- 文献传递
-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2016年
-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 E6多肽抗体。方法通过在线分析软件AB-Cpred和Bcepred预测 HPV 18E6特异性多肽序列,将多肽序列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albumin,BSA)偶联,以偶联后多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 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以 HPV18阳性分泌物标本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 HPV 18 E6基因,将该基因插入表达质粒 pET-28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采用 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抗 HPV18 E6多肽抗体与目的蛋白的反应性。结果建立的杂交瘤细胞株能稳定产生 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重组表达质粒 pET-28a-HPV18 E6测序证明构建正确,成功表达 HPV18 E6蛋白;纯化后的抗 HPV 18 E6多肽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 HPV 18 E6蛋白。结论成功制备抗 HPV18 E6多肽序列,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孔倩倩唐振华相芬芬詹月萍许健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多肽单克隆抗体
-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结直肠癌在临床较为常见,占消化道肿瘤的5%~8%,老年人较为多发,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髓源抑制性细胞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的幼稚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细胞群。本文综述髓源抑制性细胞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靶向髓源抑制性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展望。
- 乐红红相芬芬康向东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