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9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探被引量:35
- 2005年
- 王民忠石新明
-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学校管理危机管理
- 立足青年学生发展,推进素质拓展计划
- 2006年
- 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高校团组织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全面参与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规划和要求。高校团组织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牢固树立以青年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搭建素质拓展平台,
- 石新明
- 关键词:素质拓展计划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团组织
-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教育现象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五)
- 2014年
-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文章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五个方面总结了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的教育现象、人才现象和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的"物理化学现象",人才培养的"钢铁冶金现象"、"市长现象"、"中西部现象"、"体育代表队现象",科学研究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现象"、"1958现象",师资队伍的"年级倒挂现象"、"学科倒挂现象",校园文化的"舞会现象"、"赛诗现象"、"电影现象"等十二个现象,并对此产生原因作了相应分析。
- 石新明
- 关键词:教育现象文化现象
- 大学文化形成的外部因素(一):国际影响与大学文化——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文章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外来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以苏为师"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以苏为师"对学校不同系科的影响差异,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 石新明
- 关键词:大学文化
-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物质文化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四)
- 2013年
-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自1952年到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鲜明特色。文章从地理与规划、建筑与树木、图书与设备、教材与刊物四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这一时期的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鲜明的苏式风格,在校园绿化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在图书设备上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
- 石新明
- 关键词:物质文化
- 论大学科普教育被引量:7
- 2001年
- 本文结合时代特点,在归纳当今大学科普教育认识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科普教育的内容和定位,提出了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科普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石新明谢辉
- 关键词:科普教育科学技术史
-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被引量:8
- 2008年
-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之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各高校努力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从200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始了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
- 陈曦石新明潘小俪刘丹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方针教学保障实践育人教学计划
- 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被引量:1
- 2000年
- 石新明周雄章东辉
- 关键词:大学生育人功能教育观念思想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
- 明确工作思路 探索长效机制 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被引量:21
- 2008年
- 当前,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探索"学分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思路;必须逐层递进、分类指导,确定系统化的社会实践教育目标;必须起点前移、重心下移,形成科学化的社会实践运行体系;必须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完善团队化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必须全程督导、双向考核,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
- 陈曦石新明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目标
- 丰富自我教育渠道 引导学生社团发展被引量:21
- 2005年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许多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超过了50个.有的甚至超过了上百个,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体育、文化、公益等各个方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学生社团迅猛发展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包括政治环境、民主气氛、经济体制、教育改革等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变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 陈曦石新明
- 关键词:学生社团自我教育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