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剑青
-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环境与民居选择——以陕西窑居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陕西秦岭以北盛行窑居生活方式,运用文化生态学方法对陕西窑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环境塑造了靠崖窑、地坑窑、锢窑等不同的窑居类型。地形地貌限制了窑居的选址、提供了建筑材料。主窑的朝向以朝南、朝东为佳,为扩大采光面积,陕北多安满堂门窗,关中多门窗分设,采光面积较小,这为气候条件的反映。靠崖窑主要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地带、黄土塬边及冲沟地带,其南界起于秦岭北麓,北界止于长城沿线;地坑窑分布于渭北黄土台塬的塬面;锢窑需要有一定面积的平地,主要随建筑材料分布,多见于陕北长城内外风沙地貌区、河谷阶地地貌区、石质地貌区。窑居的生产生活设施、建筑质量为经济环境的反映;窑居的选址与营造、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皆受制于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 祁剑青
- 关键词:窑居文化生态学地域性
- 一种传统曲面窗格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本公开提供一种传统曲面窗格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依托底面单元拉伸成立体窗格,分割立体窗格得到窗框和格心对象,将格心对象分割为若干方块单元,并对每个方块单元进行缩小、旋转和复制,并利用CityEngine规则建...
- 刘媛周文龙颜金彪符静祁剑青
- 文献传递
- 湖南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问题,该文以湖南省5批共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借助ArcGIS10.2平台,综合应用核密度估计、局部空间自相关、最邻近点指数等方法,描述了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湖南传统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热点地区在省域西部与南部。自然景观类地名多于人文景观类地名,以水文类地名、地形地貌类地名居多,地形地貌类地名凝聚在地势高峻的山区,水文类地名大多数分布于沅江和湘江流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关系紧密,其中,姓氏命名类地名反映了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建筑园林类和美好寓意类地名是当地民俗、建筑、信仰等文化特征的反映。
- 祁剑青张思琦邓运员
- 关键词:地名文化景观GIS核密度估计传统村落
- 一种传统曲面窗格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本公开提供一种传统曲面窗格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依托底面单元拉伸成立体窗格,分割立体窗格得到窗框和格心对象,将格心对象分割为若干方块单元,并对每个方块单元进行缩小、旋转和复制,并利用CityEngine规则建...
- 刘媛周文龙颜金彪符静祁剑青
- 文献传递
- 西汉至隋唐时期西河郡的变迁被引量:4
- 2014年
- 西河郡,始置于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跨河而设,治平定县;东汉永和五年(140年)治所东徙离石,汉末扰攘,郡废;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西河郡,治离石,晋改曰西河国,永嘉乱离,国破;元魏太和八年(484年)再置西河郡,治隰城县,孝昌二年(526年)复为"胡贼"所破,有侨置西河郡出现;隋开皇三年(583年)郡废,大业三年(607年)重置;唐乾元元年(758年)更名汾州,西河郡名退出历史舞台。西河郡历经多次调整,由庞大的边郡变为狭小的内郡,由跨河而治变为偏治河东。两汉西河郡跨河而治为当政者对政区划分中犬牙交错原则之有意使用,魏晋以后跨河而治局面不再维系,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关系的演化,而非两岸交通形势的恶化。
- 祁剑青
- 关键词:匈奴
- 一种积木式构建不规则模型的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木式构建不规则模型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初始化生成表面地块,表面地块用于执行通用规则函数。将表面地块拉伸生成表面地块立体模型,获取表面地块立体模型中的第一立面;对第一立面进行拉伸形成第一立面立体模型,获取...
- 刘媛颜金彪何清华祁剑青朱佳艳邓蓉
- 文献传递
- 陕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
- 传统民居指按照传统方式、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兴建的、供百姓家庭或家族居住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或文化事象,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颇为密切。陕西省无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区域差异都极为明显,传统民居有窑洞、合院、...
- 祁剑青
- 关键词:文化地理传统民居文化生态学文化区
- 窑洞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及其变异被引量:20
- 2019年
-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运用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对窑洞建筑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基因的变异进行分析。遵循内在唯一性原则、外在唯一性原则、局部唯一性原则以及总体优势性原则,将窑洞的景观基因要素分解为立面形态基因、平面布局基因、建筑材料基因、局部装饰基因等四个方面。拱形窑脸是窑洞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因而主体基因为立面形态基因,其余皆为附属基因。在"向心+围合"的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的大背景下,窑洞的平面布局基因随地形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变异。为适应不同区域的黄土土质与气候环境,立面形态基因发生了变异。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窑洞由靠崖窑衍生出了地坑窑、锢窑等形态,建筑材料由原先的生土扩大为土坯、砖、石,在一定程度上对窑洞形态的变异产生影响。
- 祁剑青祁剑青郑文武邓运员
- 关键词:黄土高原窑洞
- 论新方志中传统民居地理的记述及其价值——以陕西省地方志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传统民居地理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传统民居的空间差异、组织,以及民居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新编地方志中城乡建设志和民俗志中的民居材料翔实而又系统,可以补民居调查报告等资料之不足,而且有些传统民居材料只存在于新方志中,利用新方志资料可以使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更为客观、具体、细致。
- 祁剑青
-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地理
- 肆州沿革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政区建置沿革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肆州置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隋开皇五年(585)更名为代州,治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所辖郡县亦因时调整。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对相关地理志、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中有关肆州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对肆州的这些变化进行详尽的考证,弄清楚了肆州变迁的原委,纠正了以往的错误认识,对辖境进行剖析,基本勾勒出肆州历史时期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
- 祁剑青
- 关键词:治所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