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春兰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美国文学
  • 2篇救赎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信仰
  • 1篇人文
  • 1篇人性
  • 1篇人性救赎
  • 1篇苔丝
  • 1篇情怀
  • 1篇主人
  • 1篇主人公
  • 1篇追问
  • 1篇自然情怀
  • 1篇宗教救赎
  • 1篇小说
  • 1篇小说评论
  • 1篇焦虑
  • 1篇哈代
  • 1篇红字

机构

  • 5篇惠州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程春兰
  • 1篇唐晓云

传媒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爱伦·坡的人文焦虑与自然情怀被引量:3
2016年
在人心的深处总有一种要求回归自然的冲动,此乃人性使然。通过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钟情的描写,爱伦·坡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如何摆脱困境的思索。在爱伦·坡描写自然美景类的作品中,存在着潜藏于其内心的人文焦虑,而且此焦虑与其自然情怀融合为一个整体,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20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坛,曾有过一股爱伦·坡热潮。研究者们将他的作品还原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将爱伦·坡直接融入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的潮流之中,从而实现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生活的相互交融。正如许多具有预感的艺术家一样,爱伦·坡的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状况、预期的危险、治病的欲求,而且反映了人类追求心理解放的巨大冲动。爱伦·坡作品的这些形上品质,具有人性的永恒价值,它们是所有时代的真理,也在现代社会逐步得到了验证。
程春兰唐晓云
关键词:美国文学自然情怀人性救赎
挑战道德的纯洁——评哈代笔下的苔丝被引量:10
2004年
苔丝短暂的一生始终与道德相抗争,面对贫穷与贞操观念的压迫,追求理想的爱情成为泡影,她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样的女人本应该是男人的梦想,本应得到男人的看重、珍惜,却被男人蹂躏,被无情的抛弃。她的毁灭既是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亦是男人的悲剧。
程春兰
关键词:哈代《苔丝》小说评论道德观
《吉尔伽美什》英雄形象解读被引量:3
2008年
《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英雄史诗。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英雄形象经历了由善恶同体的半神式英雄到勇敢与怯懦共存的凡人式英雄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神主宰世界到人对抗神并渴望人自己主宰世界的过程。
程春兰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试论《荒原》对信仰的追问被引量:1
2009年
T.S艾略特的旷世之作《荒原》震撼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方文坛。艾略特以现代都市的罪恶和没落为题材,通过独特的艺术技巧绘制了一幅作者所处的时代以至整个二十世纪西方文明的衰落的社会概貌。并以神话类比为作品的基本框架,以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为基本主题。并为最终能寻找到和回归到人类的精神家园而对人的信仰问题发出追问。
程春兰
关键词:《荒原》宗教救赎
《红字》中主人公背叛的圣经学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霍桑在其小说《红字》中塑造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的形象。对此形象评论界褒贬不一。从基督教的婚姻神学来解读白兰的形象,可以见其人性的内涵。白兰实际上是圣母玛丽亚形象在新英格兰开发初期的外化,其本质是反对清教对人性之禁锢,主张人的两性和谐相处,世代繁衍,与环境一起成长。
程春兰
关键词:美国文学《红字》背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