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7—201 1年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和手工检索的方式,收集有关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治疗房颤和房扑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文献9篇。(1)房颤转复率:伊布利特(76.60%)高于胺碘酮(57.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8,95%C11.57~3.59,P<0.01),漏斗图提示未见偏倚。(2)房扑转复率:伊布利特(80.00%)高于胺碘酮(2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18,95%CI 4.72~21.96,P<0.01)。(3)房颤/房扑总转复率:伊布利特(81.36%)高于胺碘酮(6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2,95%CI 1.54~5.15,P<0.01)。(4)转复时间:伊布利特组少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斗图提示可能发生偏倚。(5)不良反应发生率:伊布利特组为20.18%,胺碘酮组为1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1 0.37~1.80,P=0.62)。漏斗图提示可能发生偏倚。结论与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转复率更高,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 程琳夏豪胡丽丽
- 关键词:伊布利特胺碘酮心房颤动心房扑动META分析
- 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肌Bax和Bcl-2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中Bax和Bcl-2的表达。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仅在冠状动脉前降支处穿过缝线,不做结扎。术后4周对2组小鼠进行心肌取材,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在心脏表达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小鼠术后4周存活率为53.3%(16/30),对照组为100%(10/10)。Bax和Bcl-2在对照组心肌均有表达,在实验组小鼠心脏远离梗死区(N)、心肌梗死周边区(B)、梗死区(I)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且B区、I区Bax/Bcl-2比值高于N区及对照组(P<0.05)。结论 Bax和Bcl-2在心肌梗死后心脏中呈高表达,且Bax/Bcl-2比值在心肌梗死区及周边区显著增加,提示凋亡可能在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 程琳夏豪
- 关键词:心肌梗死凋亡BAXBCL-2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