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恩丽

作品数:26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帕金森
  • 13篇帕金森病
  • 7篇模型大鼠
  • 6篇帕金森病模型
  • 5篇多巴
  • 5篇帕金森病模型...
  • 4篇多巴胺
  • 4篇神经元
  • 4篇中医
  • 4篇小鼠
  • 4篇急性
  • 3篇灯盏
  • 3篇灯盏生脉胶囊
  • 3篇递质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联合
  • 3篇动脉
  • 3篇动脉成形术
  • 3篇短暂性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15篇广东省中医院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大庆龙南医院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山大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26篇罗恩丽
  • 4篇鲍春龄
  • 4篇黄燕
  • 3篇高俊鹏
  • 3篇徐树军
  • 3篇王德生
  • 3篇程骁
  • 3篇周典贵
  • 3篇孙景波
  • 3篇袁玉英
  • 3篇周勇
  • 3篇陈依萍
  • 3篇历国艳
  • 3篇周子懿
  • 3篇程立山
  • 3篇蔡定芳
  • 3篇向军
  • 3篇惠凯
  • 3篇房庆华
  • 2篇周丽华

传媒

  • 3篇解剖学研究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线粒体复合物Ⅰ—Ⅳ活性、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可能靶点及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多巴组及电针组,每组11只,采用MPTP 30 mg·kg^(-1)·d^(-1)连续5 d腹腔注射诱导亚急性PD小鼠模型,对小鼠头部双侧舞蹈震颤区行电针治疗15 min/次,1次/d,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TH的表达;测定小鼠线粒体复合物Ⅰ—Ⅳ的活性;JC-1染色法检测小鼠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小鼠纹状体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造模后小鼠出现震颤、竖毛、翘尾等明显行为学异常,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治疗7、14 d后,模型组爬杆时间仍显著长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美多巴组爬杆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表达、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美多巴组中脑黑质TH阳性表达、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小鼠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电针组、美多巴组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损伤的线粒体减少。结论:电针治疗对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有保护及促进恢复的作用,可能与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平衡细胞稳态,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有关。
黄凯鲍春龄陈维伟涂金燕罗恩丽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膜电位
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动静脉联合尿激酶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病人45例,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有效性、近期和远期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显效率88.9%,有效率100%。术后责任血管全部通畅,血管残余狭窄<30%。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动静脉联合尿激酶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周典贵焦海旭徐树军惠凯程立山周勇罗恩丽历国艳袁玉英房庆华
关键词:动静脉溶栓脑梗死尿激酶血管成形术
熄风定颤汤对PD模型大鼠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熄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和纹状体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两点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
罗恩丽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动物实验
熄风定颤汤对PD模型大鼠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熄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和纹状体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两点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APO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对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美多巴组灌胃后2周旋转行为有所下降(P<0.01),但4周后又有所增加(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灌胃后4周后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P<0.05,P<0.05);中药中剂量组灌胃后2周、4周后旋转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DA含量、HVA、DOPAC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分别比损毁对侧下降了21.78%、23.53%、3.52%,与损毁对侧、假手术组损毁侧差异不显著(P均>0.05),与模型组大鼠DA和DOPAC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熄风定颤汤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罗恩丽鲍春龄王德生
关键词:帕金森病行为学纹状体
帕金森病新药Opicapone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帕金森病(PD)是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当前治疗PD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左旋多巴治疗,然而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运动障碍、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和剂末效应等。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能抑制周围左旋多巴的代谢,增加左旋多巴的传输量,从而用于左旋多巴附加疗法,用来增强左旋多巴疗效。作为一种新的三代COMT抑制剂,Opicapone能用于左旋多巴附加疗法中,用来改善波动效应和剂末现象。Opicapone在体内具有长时间的持续活性,当前建议剂量是每天睡前口服50mg。Opicapone诱导的COMT抑制剂的半衰期较前两代Opicapone抑制剂更长,且能显著升高左旋多巴全身性暴露,具有更有效、更安全、更持久的特性。
陈信捷罗恩丽陈雅芳雒晓东郑春叶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
息风定颤汤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息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及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两点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APO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对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中脑TH的影响。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灌胃后4周后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P<0.05,P<0.05);中药中剂量组灌胃2周、4周后旋转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DA含量、HVA、DOPAC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中药高、中药、低剂量组TH阳性细胞表达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0.01,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结论:息风定颤汤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上调TH的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以中药中剂量组最明显。
罗恩丽鲍春龄王德生
关键词:帕金森病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
辅酶Q_(10)对1-甲基-4-苯基吡啶帕金森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辅酶Q10(Co Q10)在不同给药时间窗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标准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体质量250~280 g。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每组12只。比较4组大鼠行为学(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前肢跨步运动试验、触须引发不对称放置试验)情况,测定小胶质细胞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OX-42)免疫荧光强度、多巴胺(DA)神经元存活率、线粒体酶复合体Ⅰ(ComplexⅠ)的活性。结果 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22.299,P<0.01;F时间=132.494,P<0.01;F组间=99.994,P<0.01);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前肢跨步运动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10.622,P<0.01;F时间=107.880,P<0.01;F组间=45.621,P<0.01);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触须引发不对称放置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8.281,P<0.05;F时间=120.000,P<0.01;F组间=40.200,P<0.01)。4组大鼠OX-42免疫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0,P<0.01);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OX-42免疫荧光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1)。4组大鼠DA神经元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757,P<0.01);Co Q10预防性给药组大鼠DA神经元存活率高于模型组(q=9.136,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大鼠的ComplexⅠ活性分别为(174.3±27.2)、(93.5±17.0)、(151.3±21.9)、(116.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95,P<0.01);Co Q10预防性给药组大鼠ComplexⅠ活性高于模型组(q=6.507,P<0.01);Co Q10治疗性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ComplexⅠ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50,P>0.05)。结论 Co Q10预防性给药对MPP+-PD模型大鼠黑质致密部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高俊鹏周子懿周子懿向军陈依萍蔡定芳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辅酶Q101-甲基-4-苯基吡啶
灯盏生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鼠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鼠模型,探讨灯盏生脉胶囊(DZSM)对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t-BHP及低氧方法成功制备了TIA样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DZSM灌胃治疗,ELISA测定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TXB2、NO、ET、VEGF含量。结果灯盏生脉胶囊可明显降低模型组小鼠血清P选择素水平和血清TXB2含量;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ET含量,升高NO;抑制VEGF的过度表达。结论灯盏生脉胶囊通过减轻过氧化物和缺氧造成的血小板激活和释放,抑制局部微血栓形成,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在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防止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过度增高,发挥对TIA的神经保护作用。
程骁周丽华孙景波黄燕罗恩丽
关键词:灯盏生脉胶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选择素内皮素
头穴透刺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的影响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头穴透刺组再加患侧百会透太阳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头穴透刺组治疗14d后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水平有明显良性调节作用。头穴透刺是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ET、CGRP异常水平来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鲍春龄东红升东贵荣罗恩丽
关键词:透针
简约的病证辨治--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
现阶段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疗效的现代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简约的病证辨治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医核心优势(辨证论治),保持中医疗效的前提下,简化了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论,使之容易被广大医学工作...
罗恩丽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辨证论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