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黄花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育发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教育发展
  • 1篇战时
  • 1篇人伦
  • 1篇自我主义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承
  • 1篇历史特点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化
  • 1篇民族文化传承
  • 1篇教育近代化
  • 1篇近代化
  • 1篇抗战
  • 1篇抗战时期
  • 1篇腐败
  • 1篇传承

机构

  • 4篇吉首大学

作者

  • 4篇罗黄花
  • 1篇杜成材
  • 1篇黄丽芳

传媒

  • 2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差序格局”视野下的腐败问题考察
2009年
我国转型期腐败现象的滋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综合作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探寻腐败产生的根源提供了一种文化的视角。传统"差序格局"内蕴的"自我主义"、"伦的等差性"、"仁的不确定性"及"范围的相对性和收缩性"对现代人的影响依然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健康发展。
罗黄花黄丽芳
关键词:腐败自我主义人伦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被引量:2
2010年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湘西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复杂的民族构成使其形成较为独特的历史特点,具体表现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初步成型、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性、民族差异性、匪患的阻碍等几个方面。
罗黄花
关键词:民国时期历史特点
抗战时期湘西教育近代化研究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教育近代化是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近代化的视角探讨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湘西教育的历史进程,系统分析湘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背...
罗黄花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族文化传承
文献传递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及其原因被引量:1
2010年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民族区域特征,且随时局的发展变化而时起时落。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在曲折中前行并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湘西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资源,促进了湘西社会的发展。
罗黄花杜成材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育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