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继卫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5篇心脏
  • 4篇干预
  • 3篇导管
  • 3篇血液
  • 3篇手术
  • 3篇护理干预
  • 3篇急救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外科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医院感染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院前急救
  • 2篇术后
  • 2篇外科
  • 2篇介入
  • 2篇静脉

机构

  • 18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18篇翟继卫
  • 6篇宋亚佩
  • 5篇姚卫华
  • 5篇吴艳
  • 2篇凌莉萍
  • 2篇罗丽敏
  • 2篇陈亚琼
  • 2篇姚丹
  • 1篇赵巧燕
  • 1篇张靖华
  • 1篇赵九洲
  • 1篇刘雪霞
  • 1篇王佳楠
  • 1篇彭永华
  • 1篇厉菁
  • 1篇张杨
  • 1篇蒋翠霞
  • 1篇梁冰
  • 1篇曹汴英
  • 1篇张果

传媒

  • 3篇首都食品与医...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共分析某医院实施心脏外科手术1377例,发生术后医院感染106例,术后感染率为7.70%。复合心脏手术、主动脉手术的术后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2.92%和21.15%。术后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和血液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手术部位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肺部疾病、手术前曾感染、术前住院时间长和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因素构成心外科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高风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宋亚佩吴艳翟继卫
关键词:心脏手术医院感染影响因素
层级护理干预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疗效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干预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90例ICU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层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症状评分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中发现,观察组的感染症状评分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化十分明显,统计学标准符合P <0.05。结论将层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中,能加强感染情况的预防,避免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
翟继卫姚丹宋亚佩
关键词:ICU护理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受体医院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6年1-12月63例DCD肾移植手术受体及其供体的临床资料,分析DCD肾移植术后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DCD肾移植术后感染率为38.10%(24/63);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30d内(70.59%,24/34);与非感染患者相比,感染患者平均增加术后住院天数31.50d,增加住院费用56840.12元;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真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住院时间、出现移植肾排斥、术前预防用药为非碳青霉烯类是DCD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供体与受体的感染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住院时间>60d、术前预防用药为非碳青霉烯类是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DCD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发生与住院时间、术前预防用药有关,供体感染状态与受体感染之间的关系缺乏统计学证据支持。
吴艳宋亚佩翟继卫黄白艳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影响因素
浅谈心脏介入手术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总结心脏介入手术护理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对策建议,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素质和护理工作成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姚卫华阴晓婷崔宗义翟继卫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护理
院前急救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011年
目的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院前危重患者急救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及时正确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结论 60例危重患者成功接入医院完成了理想的院内救护。
姚卫华阴晓婷翟继卫彭永华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预防相关血流感染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流感染发生率20.00%高于观察组的2.50%,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0.00%低于观察组的92.50%,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为(35.50±1.98)天长于对照组患者的(25.13±1.72)天,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翟继卫罗丽敏黄白艳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血液透析血流感染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G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以下简称'ATP检测法')在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质量,为其清洁消毒管理方面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对我院GICU医务工作人员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ATP监测采样,在ICU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进行对比,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采用集束化干预后,GICU物体表面ATP检测合格率由19.8%提高至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共采样172份标本,其中洁净度最差的前3位采样点数值范围为601~8508RLU/100cm2。结论 ATP检测法数据显示,GICU环境物体表面总体合格率偏低,集束化干预在G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中的应用有明显效果,但整体清洁效果仍不满意。此外,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测合格值也偏低,存在安全隐患,应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
翟继卫宋亚佩姚丹
关键词:ATP生物荧光法集束化干预
生物瓣膜二尖瓣置换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12
2022年
背景: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方法,其中人工瓣膜材料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生物瓣膜二尖瓣置换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生物组62例、机械组34例。生物组进行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生物瓣膜二尖瓣置换,机械组进行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机械瓣膜二尖瓣置换,比较两组心功能及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等指标。研究已获得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70315)。结果与结论:①术后随访12个月,生物组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Ⅰ级占71%、临床治疗成功率为77%,机械组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Ⅰ级占47%、临床治疗成功率为53%,两组间心功能分级与临床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人工瓣膜结构性衰坏所致再次手术及死亡病例,生物组患者血栓栓塞、心内膜炎、瓣周漏的发生率均低于机械组(P<0.05)。②术后3 d,生物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均低于机械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高于机械组(P<0.05)。③术后随访12个月,生物组患者的二尖瓣口E峰峰值速度、平均跨压差检测结果低于机械组(P<0.05),人工瓣有效瓣口面积检测结果大于机械组(P<0.05)。④结果表明,生物瓣膜二尖瓣置换有助于改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可能与拮抗炎症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有关。
张杨赵巧燕翟继卫厉菁
关键词:老年心脏瓣膜病生物瓣膜机械瓣膜二尖瓣置换血流动力学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流程在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流程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非计划拔管率、导管堵塞率、导管内血流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率、导管堵塞率、导管内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流程可加强对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感染的控制,减少导管相关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翟继卫黄白艳凌莉萍罗丽敏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导管堵塞血流感染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护理方式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住院的89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A组44例,B组45例。A组围手术期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20.45%明显高于B组的2.22%,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的良好愈合,缩短住院日,有利于下肢体功能康复。
翟继卫黄白艳吴艳宋亚佩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