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佩

作品数:39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影像
  • 6篇小儿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动脉
  • 4篇影像学
  • 4篇图像
  • 4篇图像质量
  • 4篇MRI
  • 3篇心电
  • 3篇心电门控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软骨
  • 3篇前瞻性心电门...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机构

  • 23篇青岛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4篇山东省医学影...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 1篇海阳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35篇聂佩
  • 12篇徐文坚
  • 9篇程召平
  • 8篇纪晓鹏
  • 8篇杨光杰
  • 8篇段艳华
  • 8篇王锡明
  • 6篇王振光
  • 6篇王鹤翔
  • 5篇郝大鹏
  • 4篇乌大尉
  • 4篇刘吉华
  • 3篇晁宝婷
  • 3篇陈鑫
  • 3篇董蒨
  • 2篇杨世锋
  • 2篇赵斌
  • 2篇白玉作
  • 2篇高菲
  • 2篇牛海涛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8层双源CT大螺距和序列扫描在小儿先心病诊断准确性、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研究128层双源CT大螺距和序列扫描在小儿先心病诊断准确性、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疑诊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行128层双源CT大螺距扫描和前瞻性序列扫描血管造影。
程召平王锡明聂佩段艳华纪晓鹏
关键词:儿童患者病理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
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均质肾透明细胞癌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综合模型,验证其术前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与均质肾透明细胞癌(hd-ccRCC)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fp-AML与39例hd-ccRCC。在增强CT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图像手工勾画肿瘤ROI,提取影像特征,计算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CC),采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方程,并计算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及三期联合的影像组学得分。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列线图的拟合度,以ROC曲线分析检测列线图的鉴别效能,以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鉴别fp-AML和hd-ccRCC的净获益。结果自各期图像中提取出包括强度、形状、纹理、图像滤波在内共1029个特征,对ICC均>0.75的特征进行LASSO选择,分别于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和三期联合获得6、6、5和7个有鉴别意义的特征,AUC分别为0.83[95%CI(0.73,0.92)]、0.80[95%CI(0.70,0.91)]、0.78[95%CI(0.68,0.89)]和0.86[95%CI(0.77,0.95)]。基于三期联合影像组学得分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的AUC为0.90[95%CI(0.81,0.99)],以之术前鉴别fp-AML和hd-ccRCC可获得较满意的诊断净获益。结论通过列线图表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的综合模型术前鉴别fp-AML与hd-ccRCC具有较高诊断效能,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肾肿瘤。
颜蕾杨光杰聂佩苗文杰龚爱迪赵钰鋆崔景景贾妍华闻达王振光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肌脂瘤
高分辨率CT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影像学征象预测肺腺癌微血管浸润的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影像学征象的综合模型预测肺腺癌微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微血管浸润状态明确的肺腺癌患者65例(微血管浸润阳性30例、阴性3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34~83(60.7±10.3)岁。以患者HRCT检查时间为编号,通过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按约3∶1等距抽样分为2组:训练组46例,验证组19例。训练组用于模型的建立,验证组用于模型的效能评价。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筛选训练组中微血管浸润阳性与阴性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传统影像学征象。勾画2组患者的肿瘤三维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训练组中有鉴别价值的最优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得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影像组学得分和传统影像学征象预测肺腺癌微血管浸润的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进行效能评价。结果共提取影像组学特征1308个,最终得到6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传统影像学征象中仅肿瘤最大径在微血管浸润阳性与阴性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10±11.39)mm对(22.32±6.26)mm;t=5.580,P=0.035],其在训练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8(95%CI:0.493~0.783)、灵敏度为38.1%、特异度为88.0%;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783(95%CI:0.538~0.936)、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0.0%。预测肺腺癌微血管浸润的综合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为0.880(95%CI:0.750~0.957),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72.0%;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811(95%CI:0.568~0.951),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0.0%。结论基于HRCT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影像学征象的综合模型对肺腺癌微血管浸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助于肺腺癌患者的术前评估。
苗文杰杨光杰聂佩颜蕾郭柄州龚爱迪赵钰鋆崔景景王振光
关键词:肺腺癌
成骨细胞瘤CT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瘤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成骨细胞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2例患者中,发生于脊椎7例、股骨2例、胫骨1例、下颌骨1例、甲状软骨1例。12例均见肿瘤矿化,病灶周围骨质均见反应性硬化,11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6例局部见骨皮质中断,11例见骨膜反应,2例肿瘤呈浸润生长,2例CT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实体部明显强化。结论多数成骨细胞瘤CT表现典型,提示诊断,但少数CT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
李强徐文坚崔久法聂佩王鹤翔郝大鹏刘吉华管帅
关键词:成骨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
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山东省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通过山东省多中心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3月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经核酸检测确诊并治愈出院(或死亡)共计105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胸部CT影像资料。其中普通型患者(普通组)92例,重型或危重型患者(重症组)13例。对胸部CT影像学基本特征及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普通组与重症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初期临床症状主要为不明原因发热(85%,90/105)、咳嗽、咳痰(72%,75/105)。实验室检查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减低(11%,12/105)及淋巴细胞计数减低(38%,40/105)。胸部CT基本征象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双肺呈多发磨玻璃病变(GGO)(98%),平均受累肺叶3个(2,5),主要分布于肺中、外带胸膜下;进展期大部分GGO实变(96%)、伴小叶间隔增厚(64%),部分呈铺路石征(42%),反应性胸膜增厚(23%),胸腔积液(3例),气胸(1例);恢复期显示纤维条纹征(49%)。另一重要特点为双肺外带表现明显的空气-细支气管征(41%)和微血管扩张征(40%)。普通组与重症组对比结果显示,重症组受累肺叶数目多于普通组(P<0.001);重症组受累半定量积分高于普通组(P<0.001)。重症组铺路石征(85%vs 34%,P=0.001)、小叶间隔增厚(92%vs 61%,P=0.029)及胸膜增厚(69%vs 16%,P<0.001)、纤维条纹征(85%vs 43%,P=0.007)相比更高。胸部CT动态影像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初始阳性影像表现迟于临床症状,肺部CT 5 d(5, 6)开始呈阳性,CT病变进展时间5 d(5, 7),持续进展至11 d(10, 14)即CT病变峰值时间,CT病变转归时间12 d(11, 15)。病灶进展与转归时间的长短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核酸检测阴性后影像转归滞后。结论 COVID-19胸部CT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主要为典型磨玻璃病变及其特征性动态演变,以及空气-细支气管征和微血管�
程召平段艳华姚金坤李岩顾慧袁宪顺刘斌毕万利宋照亮聂佩陈月芹孙占国刘善平王鲁光唐忠仁魏相磊董亮王春亭王锡明
关键词:胸部
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系统疾病应用及进展
2014年
传统MRI在骨关节系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MR多种新技术的出现,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MR波谱、T1ρ、T2 mapping、超短TE序列、MR关节造影等,提供了除解剖学之外的功能和代谢信息,进一步拓展了MR在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徐文坚聂佩
关键词: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磁共振成像
脊柱畸形性骨炎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性骨炎的CT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例畸形性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6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1例行核素骨扫描。结果:6例病例中2例单发,4例多发,共计12个病灶,位于腰椎9个,胸椎3个。CT发现8个病灶椎体及附件呈网格状低密度区,骨小梁增粗,2个病灶弥漫性致密影,2个病灶CT扫描基本正常。6个病灶骨质膨胀,尤其是棘突。MRI发现6个病灶椎体及附件T_1WI、T_2WI呈不均匀长短混杂信号影,2个病灶椎体及附件T1WI、T2WI呈弥漫性或大片状明显低信号,1个病灶椎体T_1WI、T_2WI呈轻微低信号。4个病灶终板见条带状低信号,椎体呈"方框椎"。1个病灶核素骨扫描椎体异常浓聚。结论:脊柱畸形性骨炎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影像及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和福王鹤翔聂佩张源徐文坚
关键词:骨炎脊柱疾病磁共振成像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儿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以手术或DSA结果为标准,采用X。检验比较DSCT和CDF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DSCT诊断主动脉缩窄16例,其中伴房间隔缺损(ASD)4例、室间隔缺损(VSD)9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例、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CDFI诊断主动脉缩窄15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伴ASD4例、VSD9例、二叶型主动脉瓣(BAV)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PDA7例、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未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与手术或DSA结果对照:DSCT和CDF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140/144)、97.9%(141/1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DSCT和CDFI诊断敏感度均为93.2%(41/44),特异度分别为99.0%(99/100)和100.0%(100/100)。DSCT前门控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0.42mSv。结论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是诊断小儿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聂佩王莉王锡明程召平段艳华纪晓鹏乔红艳乌大尉晁宝婷杨世锋
关键词:主动脉狭窄X线计算机超声心动描记术造影术
双源CT不同扫描方式在肺动脉成像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第一代与Flash双源CT不同扫描方式在肺动脉成像时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收集120例临床疑诊为PE患者,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4组:A组行第一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80/140kV),B组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扫描(80/sn140kV),C组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扫描(100/sn140kV),D组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扫描(140/80kV)。比较4组间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volum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背景噪声和肺动脉信噪比。结果各组间患者一般情况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B组的CTDIvol,DLP值明显低于A、C两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D组。结论 flash双源CT(80/sn140kV)在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减低辐射剂量。
张丽王锡明段艳华纪晓鹏聂佩王汉纪李海鸥程召平杨世峰
关键词:肺栓塞图像质量
HRCT纹理分析术前预测肺腺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建立基于HRCT图像的2D及3D CT纹理分析模型,并验证其在术前预测肺腺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6例肺腺癌患者的术前胸部HRCT图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MVI阳性组31例、MVI阴性组35例。手动进行肿瘤2D及3D感兴趣区(ROI)的勾画,提取基于统计方法和小波变换的纹理特征。通过计算观察者间及观察者自身组内相关系数(ICC)排除观察者勾画ROI的主观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两组间有差异的纹理特征。最后采用LASSO回归进一步进行纹理特征选择,并按权重进行线性拟合得到2D及3D纹理分析模型,并计算模型风险评分。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纹理分析模型的拟合度,并绘制校正曲线。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通过Delong试验比较两个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之间差异。通过决策曲线对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基于HRCT图像每例共提取837个2D纹理特征及3D纹理特征,最终分别选出6个2D和3D特征,建立纹理分析模型并计算风险评分。ROC分析表明2D和3D纹理分析模型的AUC分别为0.889(95%CI:0.811~0.968)、0.808(95%CI:0.698~0.919)。Delong试验表明两种模型AU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决策曲线分析表明2D模型在临床应用价值方面优于3D模型。结论基于HRCT图像的CT纹理分析模型在术前预测肺腺癌MVI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且2DCT纹理分析较3DCT纹理分析在临床应用上更具优势。
龚爱迪杨光杰王振光聂佩苗文杰颜蕾赵钰鋆崔景景贾妍华闻达
关键词:肺腺癌高分辨率纹理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