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兆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手术
  • 1篇内障
  • 1篇前房
  • 1篇浅前房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手术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吸除
  • 1篇吸除术
  • 1篇小梁
  • 1篇小梁切除
  • 1篇小梁切除手术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盛敏杰
  • 2篇林安娟
  • 2篇胡兆明
  • 2篇屈晨

传媒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6 80例 (6 80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前根据晶体核混浊的程度分为 1~ 4级 ,术后观察角膜水肿等情况。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术后 0~ 1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角膜水肿于术后 2~ 5d消退。结论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晶体核硬度尚未达到过硬时 ,以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屈晨盛敏杰林安娟胡兆明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及小梁切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小梁切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 Canon- 2 0 0 0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 (含分析仪 ) ,对 38例 (42只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小梁切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 :细胞密度 (2 4 85 .2 4±4 98.5 5 )个 / m m2 → (2 192 .5 6± 5 35 .0 4 )个 / m m2 、变异系数 (2 8.71± 8.19) %→ (31.17± 10 .2 6 ) %、最小细胞面积(2 4 3.2 9± 5 5 .6 3)μm2 → (2 5 4 .2 7± 97.2 9)μm2 、最大细胞面积 (6 4 8.73± 14 0 .83)μm2 → (733.15± 10 9.91)μm2 、平均细胞面积 (44 1.4 6± 4 9.96 )μm2 → (494 .5 1± 15 2 .4 3)μm2 、细胞面积标准差 (12 4± 5 2 .76 )→ (14 5 .2 9± 71.0 9)、六角形细胞 (5 9.5 9± 12 .74 ) %→ (6 0 .81± 2 0 .2 8) % ;从临床动态观察 ,术后正常前房、 °、 °、 °浅前房 ,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依次为 (2 4 4 5 .4 8± 4 6 1.36 )个 / mm2 、(2 30 8.79± 4 35 .2 3)个 / m m2 、 (2 2 5 4 .11± 4 2 7.32 )个 / m m2 、(112 3.33± 4 0 3.33)个 / mm2 。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小梁切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
林安娟盛敏杰胡兆明屈晨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小梁切除手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浅前房小梁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