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昂
- 作品数:19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治现状被引量:9
- 2022年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全球最常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一直在稳步上升。美国每年约有750000名成年人患有OVCFs[1]。欧洲每年有500000例有症状的OVCFs患者,据统计其中8%的女性年龄超过50岁,27%的男性和女性年龄超过65岁[2]。
- 胡子昂范顺武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腰痛
- 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失败后前路人工椎体重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前路人工椎体重建内固定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4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9~69岁[(43.6±11.9)岁]。损伤节段:T11 1例,T12 2例,L1 5例,L2 4例,L3 2例。骨折AO分型:A2型4例,A3型6例,B1型2例,B2型2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TLICS)4~8分[(5.3±1.1)分]。骨折不愈合6例,骨折不愈合伴内固定松动或切割3例,骨折不愈合合并断钉3例,神经功能障碍2例。翻修方案:术前存在内固定松动、断裂或置钉过长者,首先拆除内固定,然后Ⅰ期行前路翻修术。内固定完整者,仅行前路翻修。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后凸角度变化等。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54个月[(25.9±13.0)个月]。前路手术时间为100~180 min[(137.9±23.6)min]。术中出血量为280~750 ml[(452.9±145.4)ml]。患者均未出现脊髓损伤、脑脊液漏、大血管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切口感染出血等术中或术后并发症。VAS由术前(6.1±0.9)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时的(1.9±0.7)分、末次随访时的(1.4±0.5)分。ODI由术前30.4±7.1提高至术后3个月的7.9±6.4、末次随访时的8.1±4.3。后凸畸形由术前(-20.1±6.5)°降低至术后3个月时的(5.6±6.4)°、末次随访时的(5.4±6.8)°。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ODI评分和后凸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于后路手术失败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前路人工椎体重建内固定术可明显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功能状态和后凸畸形,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 祁海鸥沈潘洋胡子昂范顺武赵兴
- 关键词:胸椎翻修
- 椎间盘真空现象与终板信号改变(Modic改变)的相关研究
- 目的:探索腰椎椎间盘真空现象和终板Modic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腰椎退行性疾病、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
方法:检索收集从2008.01.01至2009.12.31,均在本院行腰椎X线,CT及MRI...
- 胡子昂
- 关键词:真空现象MODIC改变腰椎退行性疾病下腰痛
- 文献传递
- 脊柱真空现象的诊断与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脊柱的真空现象是指脊柱的各解剖结构,如椎间盘、椎体、椎小关节甚至椎管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明亮透光影。“真空现象”是一个影像学的定义,并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真空”,其起因是脊柱结构因局部发生病理改变出现压力降低的裂隙,而周围组织如血液、软组织中含有的气体弥散进入这一低压的裂隙,从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透亮的气体聚集影。
- 胡子昂赵凤东范顺武
- 关键词:影像学椎小关节物理意义病理改变
- 通过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的活性治疗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 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关节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关节创伤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半月板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等部位损伤。据文献报道,约20%的膝关节创伤病例在10~20年之后进展成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 胡子昂
- 关键词:创伤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反应
- 文献传递
- 腰椎间盘真空现象的诊断以及其与邻近椎体终板Modic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 目的通过在标本上模拟真空现象,并经过X线,CT和MRI检查,探讨腰椎间盘真空现象诊断的金标准,再通过对活体腰椎间盘真空现象检查,来分析其分布特点以及与邻近椎体终板MODIC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 赵凤东胡志军胡子昂范顺武
- 文献传递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双钢板治疗疗效分析
- 目的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困难,术后容易发生复位丢失,对软组织要求高等难点,由于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要求早,提供坚强内固定可以获得更早更为可靠的功能锻炼。本研究探讨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自2010...
- 胡子昂陈意磊赵兴李兆志范顺武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疗效
- 硬膜外静脉丛曲张致腰腿痛研究进展
- 2021年
- 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病因较多,一般认为来源于发生退变的椎间盘及周边的韧带和肌肉等组织,其中硬膜外静脉丛曲张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病因。硬膜外静脉丛广泛分布在椎管内侧与硬膜、神经根直接相邻,并作为腔静脉辅助引流系统在体液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骨性椎管容积相对固定,所以若硬膜外静脉丛严重迂曲、扩张则有可能直接挤压硬膜、马尾或者相应节段神经根,导致类似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因扩张的静脉丛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上很难准确地与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等相鉴别,故极易被忽视。然而,扩张的静脉丛迂曲且壁薄,术中很容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同时也会导致如术后硬膜外血肿等相关并发症。虽然对硬膜外静脉丛的研究开展较早,且已经被纳入大多数的解剖学图谱中,但临床医生对于硬膜外静脉丛的解剖结构、形态学特征、临床意义和影像学检查等细节仍然所知甚少。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介绍硬膜外静脉丛的最新研究进展。
- 赵娜倪维宇梁奕胡子昂
- 关键词:椎管狭窄症静脉丛硬膜外血肿引流系统神经根腔静脉
- 椎间盘封闭术对纤维环破裂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价值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椎间盘封闭术对纤维环破裂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价值。方法临床高度怀疑椎间盘源性腰痛行椎间盘造影及单个椎间盘封闭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25-60岁,平均48岁。根据造影术中纤维环破裂Dallas分级将患者分为0级组7例、1级组36例、2级组48例、3级组29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罗兰莫里斯功能评分表(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对术前及术后2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对高度怀疑的“责任椎间盘”进行封闭阻滞后患者腰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疼痛VAS和RMDQ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llas3级组中期疗效优于Dallas1级组及2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纤维环破裂患者(Dallas分级3级)术后各时间点腰痛症状复发率均低于其他各组患者。结论椎间盘封闭术能有效缓解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症状,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造影术不能复制疼痛病例的补充诊断依据;纤维环破裂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特别是重度纤维环破裂患者.接受椎间盘局部封闭术后缓解疼痛的效果确切。
- 李永华胡子昂范顺武赵凤东赵兴
- 关键词:腰痛椎间盘封闭疗法
-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腰椎硬膜外脂肪形态学的评估价值研究
- 目的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椎管狭窄,椎间盘膨出、突出以及脊椎小关节退变等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外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的评估。目前C...
- 胡子昂陈意磊李兆志范顺武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硬膜外脂肪硬膜囊形态学腰椎管狭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