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食品
  • 4篇市售
  • 3篇农药
  • 3篇农药残留
  • 3篇卫生监测
  • 3篇污染
  • 3篇疾病控制
  • 3篇监测分析
  • 2篇饮具
  • 2篇食品安全
  • 2篇食品卫生
  • 2篇市售食品
  • 2篇市售蔬菜
  • 2篇消毒
  • 2篇健康
  • 2篇餐饮
  • 2篇餐饮业
  • 1篇地震灾后
  • 1篇毒蘑菇
  • 1篇毒蘑菇中毒

机构

  • 13篇泉州市疾病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安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胡秀清
  • 11篇黄唐嘉
  • 7篇周禄斌
  • 2篇卢杰
  • 1篇廖宝兰
  • 1篇胡志坚
  • 1篇蔡文焰
  • 1篇张蒙
  • 1篇黄蓉娜
  • 1篇王雪红
  • 1篇郭文彬
  • 1篇杨兴斌

传媒

  • 12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泉州市2007—2009年桶装水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桶装水卫生状况及其主要的污染因素,为企业改善卫生质量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督抽检2007—2009年泉州市本地企业生产的桶装水,并分类比较。[结果]2007—2009年桶装水抽检结果合格率分别是66.7%、68.0%、70.8%;3年总计纯净水、饮用水、矿泉水合格率分别为63.5%、68.4%、79.2%;抽检项目显示不合格的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电导率、耗氧量和亚硝酸盐等。[结论]桶装水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等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中电导率出现超标的现象较为常见。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引导规范生产,提高桶装水的卫生质量。
周禄斌黄唐嘉胡秀清
关键词:卫生监督疾病控制
泉州市2016—2019年毒蘑菇中毒发病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泉州市毒蘑菇中毒的发病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泉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上报的毒蘑菇中毒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泉州市2016—2019年哨点医院共上报毒蘑菇中毒57例(男性54.4%、女性45.6%),男性略多,主要分布在安溪(38.6%)、晋江(24.6%)、惠安(15.8%)和南安(12.3%);毒蘑菇中毒有明显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6~9月为高峰期;20~59岁病例占71.9%,以农民(31.6%)、民工(19.3%)和工人(14.0%)为主;潜伏期大多0~4h;96.5%的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还有乏力、口渴、面色苍白、眩晕、胸闷和少尿等;毒蘑菇以自行采摘为主(84.2%)。结论应教育群众通过正常渠道购买蘑菇,不采摘野生蘑菇,重点针对农民、民工等人群开展预防毒蘑菇中毒宣传,以避免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胡秀清黄唐嘉
关键词:食物中毒毒蘑菇食品安全
泉州市2019—2023年市售食品病原微生物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泉州市市售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及标准制定等提供依据。方法 泉州市2019—2023年共采集市售食品样品723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开展食品中病原体监测。结果 病原体总检出率17.0%(123/723),细菌检出9种127株;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品6份,均为诺如病毒。监测的22类食品中有16类食品检出病原体,检出率前3位为调理肉制品58.8%(20/34)、冲调谷物制品55.8%(29/52)和动物性水产品45.5%(5/11,χ^(2)=153.84,P<0.05);食品的病原体超标率:烧烤类即食食品10.0%(2/20)、甜品和寿司均为5.0%(1/20)、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品1.8%(2/109)。病原体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蜡样芽胞杆菌22.1%(27/122)、克罗诺杆菌属15.4%(8/52)和副溶血性弧菌11.6%(25/216,χ^(2)=193.97,P<0.05)。不同采样环节中,网店检出率最高达31.4%(27/86)。结论 泉州市2019—2023年22类采样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对检出率高的食品、超标食品及网络售卖食品应重点监管防范,以防控食源性疾病发生。
郑晓燕胡秀清黄唐嘉
关键词:食品检测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污染食品监测
泉州市2008-2010年市售食品中铅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2012年
目的监测分析市售食品中铅污染状况,探讨污染原因,发现高危食品,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市售的11种食品铅污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铅含量检测值范围<0.005~1.576mg/kg,监测样品超标率为1.79%。超标率最高的是猪肝,为13.33%;其次是猪肾、蔬菜,分别为6.67%、3.33%。2008-2010年食品中铅的超标率分别为1.92%、2.78%和0.91%,铅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1类食品中除猪肝、猪肾和蔬菜外,其他8类食品铅含量均合格。2010年我市猪肝、猪肾的铅污染无超标,但蔬菜中铅污染仍存在,提示我市蔬菜仍受到铅的污染,需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市民饮食安全。
周禄斌张蒙黄唐嘉胡秀清
关键词:市售食品铅污染
彭州市地震灾后传染病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估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灾后地区的卫生防病措施落实情况,分析灾后彭州市的传染病健康危害因素,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乡镇为单位,采用统一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和访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6个极重灾区、8个次重灾区和6个非重灾区。结果彭州市现有52个板房安置点,饮用水源以井水/或山泉水为主,占50.0%;开展环境及厕所消杀的<50%,已拆和在拆的22.2%进行了消杀;专兼职防保人员平均不足1人(0.8人)。32个在建工地有53.1%开展消杀,经费18.8%来自政府,34.4%来自建筑单位,46.9%没有消杀经费;所有工地食堂无卫生许可证,82%的食堂对消毒程序不熟悉;采用自备水源的工地仅10%进行消毒。50%的卫生院未开展霍乱弧菌检测。结论彭州市卫生防病还存在薄弱环节,工作开展有待完善规范,人员体系构架尚不完善。建议加强卫生管理,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卫生防病督导,落实传染病管理制度和免疫规划,科学高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及消杀等卫生防病工作。
黄唐嘉黄蓉娜胡秀清周禄斌廖亚华黄连枝杨兴斌
关键词:灾害卫生疾病控制健康危害因素传染病
2011年泉州市餐饮业食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食饮具消毒效果,为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对市辖餐饮业食饮具、熟食及水果加工工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食饮具2 200件,合格率97.0%,其中酒店宾馆及快餐店合格率98.2%,小餐饮店95.9%,学校食堂93.9%;熟食水果加工工具110件,合格率79.1%。结论熟食水果加工工具消毒问题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胡秀清廖宝兰周禄斌
关键词:餐饮业卫生消毒卫生监测
泉州市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调查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情况,探讨污染的原因,为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泉州市2002—2005年蔬菜水果中11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按GB/T17331-1998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结果]有机磷农药在蔬菜水果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9%和2.6%),蔬菜中叶菜类蔬菜的检出率最高(10.2%);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呈现明显的季节趋势,夏秋季检出率(分别为14.0%和8.3%)高于冬春季(分别为0%和4.1%);在蔬菜水果中仍可检测到国家禁用的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毒死蜱和氧化乐果)。[结论]有机磷农药对蔬菜水果的污染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综合治理措施。
黄唐嘉郭文彬周禄斌卢杰胡秀清
关键词:水果食品检验
泉州市2018—2020年居民主要膳食镉暴露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居民主要食品镉污染水平,对其主要膳食镉暴露水平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利用2013—2020年泉州市10类食品中镉含量数据、2018—2020年泉州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用点评估法计算主要膳食镉的暴露量,依据镉的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及安全限值(MOS)进行评估。结果泉州市居民膳食镉月均暴露量为1643.940μg,略高于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PTMI,总体安全限值MOS<1,其中水产品MOS(P_(90))为0.67、菌藻类MOS(P_(95))为0.96,均<1,水产品对当地居民膳食镉暴露的贡献率最高。结论泉州市居民通过水产品引起膳食镉暴露的风险较高。
蔡文焰黄唐嘉郑晓燕胡秀清
关键词:镉污染食品安全居民膳食
泉州市2010年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为相关部门监管提供依据,为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样,检测农药残留情况。结果本次随机抽样共计12个品种153份样品,有机磷农药残留检出率为2.6%,韭菜和甜豆各1份检出甲胺磷,西兰花和紫包菜各1份检出氧化乐果。夏、秋、冬季检出率分别为3.9%、2.0%和2.0%。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检出率分别为2.2%、3.7%和8.3%,食菌类未检出。结论蔬菜农药残留污染仍为国家禁用的有机磷高毒类农药,应加强农药使用监管。
周禄斌黄唐嘉胡秀清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卫生
2006年泉州市市辖餐饮业食(饮)具消毒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食饮具消毒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影响餐饮业食饮具卫生质量的原因,为食饮具污染的预防治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对2006年市直辖的餐饮业的食饮具进行监测。[结果]餐饮业监测样品合格率为93.2%(1 808/1 940);不同规模的餐饮业、不同季度、不同类型的食饮具,其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食饮具卫生问题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黄唐嘉周禄斌胡秀清卢杰
关键词:餐饮具卫生消毒卫生监测疾病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