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文春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comE基因缺陷影响肺炎链球菌体内诱导基因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筛选受comE调控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体内诱导基因。【方法】通过插入失活构建基因comE缺陷的S.pn菌株,与野生菌株分别腹腔注射BALB/c小鼠,经过体内诱导后取小鼠血,分离细菌提取RNA,用RT-PCR法检测13个体内诱导基因mRNA水平差异。【结果】将RT-PCR结果通过Quantity-one灰度分析,进行配对t检验,显示8个体内诱导基因在缺陷菌株和野生菌株中mRNA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spd-0300、spd-0414、spd-0622、spd-1663、spd-1719、spd-0235、spd-0873受转化上调,spd-1672受转化下调。【结论】筛选出受转化调控的体内诱导基因spd-0300、spd-0414、spd-0622、spd-1663、spd-1719、spd-0235、spd-0873、spd-1672,它们可能参与生长调节、温度感应、糖脂代谢等环节,表明细菌转化可通过调节某些体内诱导基因的表达来增强细菌的毒力。
- 刘鑫尹楠林张雪梅杨晓亮庞丹王虹尹一兵胥文春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COME毒力
- 细胞因子IL-27作为NEC与FPIES鉴别诊断标志物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细胞因子IL‑27作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与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鉴别诊断标志物及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针对NEC与FPIES鉴别诊断困难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鉴别...
- 胥文春齐玉红贺雨尹一兵史源
- 文献传递
- 高果糖引起的脂肪肝大鼠肾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被引量:8
- 2014年
- 大量研究表明,高果糖可引起脂肪肝,但对肾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尚不清楚。该实验研究给予10%果糖水5周后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肾脏的脂质代谢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和果糖组(fru),果糖组给予10%(W/V)果糖水,第5周末称体重、取血、处死,检测血浆GLU、TG、TC和INSULIN含量。取肾脏、肝脏和白色脂肪称重,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肝脏和肾脏脂质沉积情况,酶法测其TG、TC含量,以Real time-PCR检测肾脏、肝脏中脂质合成和脂质氧化相关基因水平,以Western blot检测肾、肝细胞核脂质合成转录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果糖组大鼠血浆TG、INSULIN明显升高,并出现肥胖体征,肝脏脂质沉积严重,其调控脂质合成的两个关键的转录因子ChREBP和SREBP1c mRNA和核蛋白表达都明显升高,并且它们靶向的脂质合成相关酶FAS、ACC1、SCD1 mRNA表达也显著增加。但是,在肾脏中,高果糖没有引起TG含量的变化,调控脂质重新合成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也未发生变化。因此,与果糖致脂肪肝不同,高果糖饮食并没有造成肾脏的脂质沉积和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蛋白的变化。
- 刘长金刘磊柯大智林雪梅姜蓉胥文春左国伟王建伟
- 关键词:果糖肾脏脂质代谢
- 无融合标签人胱抑素C重组蛋白的制备
- 2012年
- 目的构建人胱抑素C(CysC)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Cold TF-CysC,表达并制备去标签蛋白的CysC。方法用人CysC的全长编码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Cold TF并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镍柱纯化后获得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TF-CysC。利用GST-HRV 3C蛋白酶去除该融合蛋白的TF标签,再经分子筛一步法同时去除TF标签、3C蛋白酶获得CysC,SDS-PAGE鉴定其纯度。用该CysC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并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CysC序列一致,实现了CysC可溶性高表达。纯化的无标签CysC纯度大于95%,分子质量约为13.3 ku,与预期相符。免疫家兔后,获得的抗血清效价达到1∶4×106以上,能特异性识别市售CysC蛋白。该蛋白稳定性良好,在4℃保存一个月未见明显下降。结论成功应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可用作免疫诊断试剂标准品的CysC,为进一步建立CysC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陈特刘宇思谌海兰陈曦王虹张雪梅胥文春
- 关键词:胱抑素C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 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可增强DnaJ蛋白的免疫反应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明确鞭毛蛋白的黏膜佐剂作用,并研究其与DnaJ蛋白联合免疫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含有重组质粒pET-28(a)/鞭毛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DE3经IPTG诱导后表达鞭毛蛋白,纯化后用于后期动物实验如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通过鼻腔分别滴入鞭毛蛋白(10μg)与DnaJ蛋白(10μg)混合剂(实验组)、DnaJ蛋白(10μg)(对照组1)、DnaJ蛋白(10μg)与GST蛋白(10μg)混合剂(对照组2),每组均30μl。通过检测抗体的效价、亚型以及细胞因子水平来评估鞭毛蛋白能否提高肺炎链球菌DnaJ蛋白诱导的免疫效应;然后用肺炎链球菌D39(5×107CFU)进行鼻腔攻毒,观察小鼠的生存率,以评估其保护效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产生更高效价的血清IgG(其中主要产生IgG1)和更高水平的细胞因子IFN-γ、IL-17A和IL-4;另一方面实验组对致死性D39感染的保护率达60%,DnaJ蛋白免疫组的保护率为50%。结论:鞭毛蛋白与DnaJ蛋白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宿主对DnaJ蛋白的免疫反应,并且对致死剂量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有保护作用,提示鞭毛蛋白可以作为肺炎链球菌DnaJ蛋白疫苗的佐剂应用。
- 严明刘宇思张帅胥文春王虹张雪梅
- 关键词:鞭毛蛋白肺炎链球菌佐剂
- 通过矿化提高蛋白疫苗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原位矿化的方式制备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的磷酸钙矿化颗粒,并评价其在蛋白酶和热处理后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表达并纯化蛋白野生型溶血素(WT-PLY)和其无溶血活性突变体(ΔA146PLY),在富含Ca^2+和PO4^3-的弱碱性溶液(pH=7.5)中进行生物矿化,制备磷酸钙矿化的蛋白颗粒;通过TEM、FESEM、EDS等分析矿化颗粒的大小、形貌及表面成分;通过抗蛋白酶K降解实验、溶血实验等分析矿化疫苗的稳定性;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评估热处理后矿化蛋白疫苗的保护效应。结果:在1 ml矿化体系中含有360μg蛋白、8.8μmol Ca^2+、8.8μmol Mg^2+和5.28μmol PO4^3-的条件下,均可制备出WT-PLY和ΔA146PLY的矿化颗粒,BCA检测其包封率分别为44.4%和52.2%;矿化颗粒WT-PLY@CaP和ΔA146PLY@CaP在蛋白酶K处理15 min内其抗酶解活性高于其可溶性蛋白;矿化颗粒WT-PLY@CaP在55℃处理5 min和45℃处理60 min后,其溶血活性较其可溶性蛋白高;矿化颗粒ΔA146PLY@CaP在55℃处理5 min和45℃处理60 min后仍保持与未处理蛋白一致的免疫活性。结论:生物矿化有助于提高蛋白稳定性。这为疫苗蛋白及其他蛋白制品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矿化方法。
- 闵娅君肖云菊肖江明胥文春尹一兵张雪梅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生物矿化热稳定性
- 粘膜免疫ClpX蛋白对小鼠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保护效果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 钟文董杰张雪梅尹一兵胥文春王虹黄远帅曹炬龚艺徐绣宇闵迅张彦青
- 运用酶切自连法分析鉴定肺炎链球菌体内诱导基因
- 2010年
- 肺炎链球菌是严重侵袭性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分析鉴定体内诱导基因序列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酶切自连法成功从129个体内诱导表达的肺炎链球菌中获得13个融合重组自杀质粒,通过与肺炎链球菌株TIGR4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共得到10个不同的体内诱导基因,其中8个是从血液中筛选出的,另2个为从肺组织中筛选出;通过分析得到18个开放阅读框,其中大部分为已知功能基因,参与细菌多种生命活动,有2个为未知功能基因,编码假想蛋白。可见,酶切自连法可有效用于筛选基因的分析鉴定。
- 庞丹王虹尹楠林杨晓亮胥文春尹一兵张雪梅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 颗粒蛋白前体通过抑制IL-6表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在野生鼠和IL-6缺陷鼠中设置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中,在第0日和第7日致敏小鼠(腹腔注射OVA 100μg),从第14日起连续激发8 d(5%OVA雾化吸入,30 min/d,每日1次),末次激发24 h后取标本;对照组用PBS代替OVA做相同处理。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情况;Q-PCR及ELISA检测小鼠肺匀浆、血清和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用IL-13刺激A549或BEAS-2B细胞建立体外哮喘炎症模型,每组3个复孔,共4组:PBS处理组、IL-13处理组、IL-13与重组人PGRN蛋白(rhPGRN)共同处理组及p38磷酸化抑制剂(SB203508)处理组。0 min~48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用Q-PCR及ELISA检测PGRN和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38的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匀浆和BALF中PGRN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PGRN有降低的趋势,然而哮喘小鼠BALF中IL-6显著升高(P<0.05)。与野生鼠哮喘组相比,IL-6缺陷鼠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数降低(P<0.05),PGRN显著升高(P<0.05),肺部病理损伤也减轻。体外实验中,IL-13处理组与PBS处理组相比,PGRN显著降低(P<0.05),IL-6显著增高(P<0.05),p38的磷酸化增加;p38抑制剂处理组比未处理组中IL-6水平降低(P<0.05)。IL-13与rhPGRN共同处理组的IL-6显著低于IL-13处理组(P<0.05),p38的磷酸化降低(P<0.05)。结论:PGRN通过抑制p38磷酸化降低IL-6水平从而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 齐玉红孙思王玲杨静吴光英黄琪胥文春
- 关键词: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白介素6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淋球菌porA基因和16SrRNA基因
- 目的:建立检测淋球菌por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探讨其在淋球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rimer-Explorer V3软件分别针对淋球菌porA及16S rRNA基因设计六条引物(...
- 崔亚利刘鑫胥文春刘明芳龚艺贺潇王虹何於娟
- 关键词:淋球菌16SRRNA基因PCR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