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艳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水稻
  • 2篇染色体
  • 1篇多倍体
  • 1篇有丝分裂
  • 1篇体细胞无性系
  • 1篇体细胞无性系...
  • 1篇染色
  • 1篇中期染色体
  • 1篇无性繁殖
  • 1篇无性系变异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胞学鉴定
  • 1篇克隆
  • 1篇狗牙
  • 1篇狗牙根
  • 1篇倍体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于恒秀
  • 3篇顾铭洪
  • 3篇苏艳
  • 3篇龚志云
  • 2篇裔传灯
  • 1篇单丽丽
  • 1篇王淼
  • 1篇高清松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稻单端体的获得及其分子细胞学鉴定
2005年
从籼稻品种中籼3037第1染色体短臂、第4染色体长臂及第11染色体长臂端三体的自交后代中,选择形态性状出现明显变异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仍为2n=24的个体.用水稻着丝粒特异的BAC克隆17p22为探针对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各筛选到了一单端体植株,其体细胞中各含有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进一步分别以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第4染色体长臂及第11染色体长臂上的特异分子细胞学标记a0059H02,a0034E24及a0071H11为探针,对以上3个单端体的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及减数分裂粗线期的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证明这些变异株确为第1染色体短臂、第4染色体长臂和第11染色体长臂的单端体.这些单端体的植株矮小,结实率较低.
于恒秀龚志云苏艳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荧光原位杂交细胞学鉴定中期染色体有丝分裂BAC克隆
水稻无性繁殖过程中第8号染色体单体的发现及其分子细胞学鉴定
2008年
在籼稻品种中籼3037试管苗无性繁殖过程中,发现一种无性系变异株,其植株矮小,生长势弱,高度不育.细胞学鉴定表明,该变异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23,比正常植株少了一条染色体,因而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可见到一条未配对的单价染色体.用来源于水稻着丝粒特异串联重复序列RCS2以及亚端粒特异串联重复序列Os48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单价体染色体上的RCS2信号较弱,且位于染色体的中部,在其长臂末端有较强的Os48杂交信号,这些特征均与水稻第8号染色体的特征非常类似.进一步以水稻染色体特异的分子细胞学标记进行鉴定,确认该变异株为第8号染色体的单体.
龚志云于恒秀苏艳裔传灯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三倍体狗牙根染色体数变异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被引量:4
2007年
对三倍体狗牙根‘矮生百慕大’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细胞内染色体数存在非整倍性变异,变化范围为2n=27~30。进一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45S rDNA为探针进行鉴定,发现在三倍体狗牙根‘矮生百慕大’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含有45S rDNA,并且都位于着丝粒部位。这3条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强弱不一,两个染色体在45S rDNA区杂交信号较强,且易伸长呈线状结构,杂交信号较弱的一条染色体可能由于45SrDNA含量比较少,所以这一区域染色体很易在分裂中"拉长"并断裂,形成非整倍体。
龚志云高清松苏艳单丽丽于恒秀王淼裔传灯顾铭洪
关键词:狗牙根多倍体RDNA荧光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