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炎
  • 8篇乙型
  • 6篇肝硬化
  • 5篇乙型肝炎
  • 4篇疗效
  • 4篇慢性
  • 3篇乙肝
  • 3篇手术
  • 3篇硫普罗宁
  • 3篇流行性
  • 3篇结核
  • 3篇护理
  • 3篇病毒
  • 2篇乙型肝炎后
  • 2篇乙型脑炎
  • 2篇源性
  • 2篇手术配合
  • 2篇痰热
  • 2篇痰热清
  • 2篇糖尿

机构

  • 22篇郑州市第六人...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遂平县人民医...

作者

  • 28篇苏英
  • 6篇高鹏
  • 5篇王海丽
  • 5篇郭长青
  • 3篇李广明
  • 2篇李继昌
  • 1篇上官新红
  • 1篇邢玉荣
  • 1篇黄宏春
  • 1篇朱顺强
  • 1篇杨健全
  • 1篇宁寒冰
  • 1篇程波
  • 1篇谢云霞
  • 1篇刘国永
  • 1篇荣爱梅
  • 1篇关琦
  • 1篇杨玉贵
  • 1篇李新月
  • 1篇张小瑞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原医刊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研究
  • 1篇全国第十届手...

年份

  • 1篇2021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结核联合针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针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02—2013-02我院诊治的46例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抗结核药物联合针刺治疗),每组23例,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脊液细胞恢复时间、蛋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脑脊液细胞恢复、蛋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患者,抗结核药物联合针刺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苏英
关键词:脑脊液置换结核性脑膜炎
膝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
2006年
王海丽苏英
关键词:膝关节
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CV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苏英王昊郭长青刘国永李继昌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HCV
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78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合理抗生素、止咳、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英
关键词:痰热清小儿肺炎疗效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目的浅析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肝功能、肝纤维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王军梅苏英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炎性因子
纤维蛋白原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水平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中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26例食管癌、92例胰腺癌、138例胃癌、157例大肠癌、135例肝癌、50例体检正常人血浆中的FIB,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相应的癌胚抗原(CEA)。结果在食管癌、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及正常人血浆中FIB的阳性率分别为14.3%、42.4%、60.1%、62.4%、45.9%、10.0%,CEA在相应肿瘤人群中阳性率分别为12.7%、25.0%、42.8%、38.9%、33.3%。在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患者中FI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间FI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患者中FIB阳性率明显高于CE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食管癌患者中FIB与CE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患者血浆中FIB阳性率明显增高,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指标;而在食管癌患者血浆中FIB阳性率与CEA阳性率相近,提示FIB增高有器官特异性。
苏英荣爱梅程波郭长青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食管癌胰腺癌大肠癌
乙肝病毒突变与核苷类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占1.2亿,其中近10%的患者可因持续HBV感染而导致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开创了...
苏英高广甫李广明凌宇高鹏
文献传递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滴;观察两组退热时间、腮肿消退时间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退热时间、腮肿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较快缓解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发热、腮腺肿胀等症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
苏英杨玉贵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痰热清注射液
核苷类似物停药致乙肝慢加急肝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抗病毒药不规范停药后所致乙肝慢加急肝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比较不规范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所致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病例43例临床特点。结果:此类病例占同时期所有慢加急肝衰竭病例的23.54%:性别...
高广甫苏英李广明凌宇高鹏
文献传递
硫普罗宁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3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3例,其中男42例,女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加用硫普罗宁钠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78.0%。结论硫普罗宁针剂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显著和稳定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英高鹏马永虹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