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航清
- 作品数:104 被引量:7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桐花树新害虫褐袋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首次发现和报道了褐袋蛾Mahasena colona Sonan对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的危害。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褐袋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袋蛾在广西1 a发生1代,有可能是由越南一侧红树林传入,该虫耐水淹和耐饥饿能力都较差,不大可能在广西红树林内大面积扩散,但对无瓣海桑存在一定的威胁。
- 刘文爱范航清
- 关键词:红树林桐花树
- 广西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时的纳潮生态混养探索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在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017年2月到2020年1月在广西防城港1.1927 hm^(2)的废弃虾塘内进行7种肉食性和2种杂食性鱼类的纳潮生态混养试验研究。在塘底挖掘0.8-1.2 m深的庇护沟、水面设置植物遮阴浮床、塘内设红树林造林监测样地。在塘底基础水位设为0.5 m深的条件下,年均渔获生物量为691 kg/(hm^(2)·a),饵料综合效率为35.09%。3年中9种鱼类成活率、占渔获总尾数和占总生物量比例最高的均是黄鳍鲷(Sparus latus),分别达到38.16%、65.2%和35.28%。2020年1月的全捕渔获显示,鲻鱼(Mugil cephalus)、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和灰鳍鲷(Sparus berda)等野生经济鱼苗可随潮水进入塘内生长,个体数可占渔获总尾数的16.9%。在全日潮15 d的潮汐周期中,塘底淹水日数小于6 d时木榄幼苗可正常生长,成活率93.5%。扩大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及生态养殖的规模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社会对红树林良好环境及高质量产品的认识,可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 范航清钟云旭苏治南罗砚倪孔平王欣
-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混养可持续发展
- 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及其时空变化动态,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的内、中、外滩各设置一个圆形封闭定置围网,于2013年的4季度(1月、4月、7月、10月)各选择3 d投放被标志的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区别于野生鱼)至围网中,并在次日用诱捕网捕获,基于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评估野生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结果显示,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全年平均种群密度为(18.74±4.04)ind./hm^(2),平均生物量为(1.44±0.37)kg/hm^(2),其中1月的生物量显著高于10月,其余时间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其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在红树林中无显著空间差异。红树林为中华乌塘鳢提供繁育场,生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捞导致中华乌塘鳢天然资源量下降,应加强监管、保护和相关研究,促进中华乌塘鳢资源的恢复。
- 苏治南倪翔范航清钟云旭
- 关键词:中华乌塘鳢红树林
- 广西铁山港围填海导致的高岭土快速沉积致红树林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查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榄根村龙港新区铁山港东港产业园范围内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对调查区域外源淤积物进行来源分析,并监测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同时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死亡区域和严重退化区域存在大量的白色外源淤积物,越靠近死亡区域中心位置,外源淤积物厚度越大;外源淤积物层平均厚度为7.5-11.1 cm,判定受损红树林区沉积速率高达4.84-6.22 cm/a,外源淤积物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滩涂高程提高10.9-14.0 cm,并由上而下形成“悬浮物+高岭土沉积层→高岭土痕迹层→正常底质层”的土壤垂直结构,该剖面结构表明,沉积过程早期为高岭土主导,后期为吹填悬浮物主导。尽管围填海工程未直接掩埋红树林,但工程导致高岭土及后期悬浮物的快速沉积,改变了红树林受损斑块的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推测是引发项目区红树林死亡的主要触因。
- 潘良浩史小芳史小芳李斌范航清李斌陶艳成谭星儒
- 关键词:红树林高岭土悬浮物
- 中国红树林蛀木团水虱危害分析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蛀木团水虱是近年来危害中国红树林的一个新情况,已导致海南和广西部分红树林的死亡。为了防控团水虱,本文总结团水虱对中国红树林的危害情况,分析团水虱爆发的可能原因,提出一些管理策略。【方法】在海南和广西三处红树林团水虱危害地实地调查资料及生石灰消杀与鱼类捕食控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表明,2010至2013年海南东寨港受团水虱攻击而死亡的红树林面积的平均连年增长率为66.4%。危害中国红树林的蛀木等足类生物主要为有孔团水虱和光背团水虱,前者是危害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的关键物种。受害的红树林都分布于人为干扰强烈且有机污染严重的海区。生长在污染物扩散通道潮沟边缘或污染物沉积区中的林子是团水虱的集中攻击对象。处于地带性演替后期、相对高大的成熟林易遭受团水虱危害。团水虱对红树植物的选择性攻击序列为:海莲、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由于潮差不同,中国大陆沿海红树林可受团水虱攻击的地上部高度为海南岛的2倍以上。在实验室中,1∶1配比的石灰水90min就可达到50%的团水虱消杀效果。中华乌塘鳢单位时间的吞食量较稳定,24h内平均可捕食42只团水虱。【结论】推测在海区环境退化的背景下放养家鸭,虾塘排放有机物和消毒剂,人为捕获经济动物很可能是团水虱爆发的触发因子,建议将红树林团水虱危害纳入相关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以化学手段为应急,物理措施为辅助,生态保育为长效的红树林团水虱防控机制。
- 范航清刘文爱钟才荣倪翔
- 关键词:红树林管理建议
- 广州小斑螟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广州小斑螟是红树林的一种灾害性的食叶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广州小斑螟的发生和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龄级的增加,取食量增大;在不同样地不同滩位的虫口密度差异性规律不同;在单株白骨壤的不同方位虫口密度差异显著,正南方向虫口密度最高,正西、正北虫口密度最低;在单株白骨壤的中上部明显高于下部;广州小斑螟大龄幼虫较耐水淹,水淹6 h的死亡率为0;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可导致广州小斑螟的发育进度的不同。
- 刘文爱范航清
- 关键词:环境因素白骨壤
- 防城港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形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3年
- 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防城港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特征,并分析了pH值、C有机质、C硫化物、CTN、CTP、CK、水溶性盐分等环境因子.沉积物由海向陆的砂含量减少,细砾、粉砂和粘土含量增多,平均粒径也呈渐次增大.沉积物分选性都是差到很差,偏态都是正偏态到很正偏态,峰态都是中等尖锐到很尖锐.沉积物各粒径含量与pH值、有机质、硫化物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砂、粉砂含量与CTN、CTP、CK呈显著相关关系.沉积物的分形维数为2.322 1~2.649 1,分维值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不明显,与粘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78,p<0.01).沉积物分形值呈含砾砂(2.322 1)<含砾泥质砂(2.513 0~2.618 1)<含砾泥(2.649 1)的趋势.不同滩位的红树林沉积物分形维数呈现向海侧红树林外光滩(2.322 1~2.560 2)<向海侧红树林林带(2.513 0~2.590 9)<红树林林带中心(2.557 0~2.595 6)<向陆侧红树林带(2.618 1~2.649 1)的规律.沉积物类型、粘土组分、滩位等是影响防城港湾红树林沉积物分形维数的主要环境因子.
- 梁文李智范航清谭趣孜黎广钊黎广钊
-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红树林粒径分布分形维数
- 红树林生态养殖产业概况被引量:2
- 2013年
- 红树林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防护林和主要的海产品产区,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加速红树林开发的步伐,也引起了不少环境和社会问题。开展红树林生态养殖产业是有效改善当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开拓良性进步。通过对目前主流的红树林养殖产业中具有生态养殖前景的养殖模式进行概述,进一步阐述其中生态学原理,从而为进一步改造和开发红树林生态养殖业提供帮助。
- 倪翔范航清
-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养殖
- 红树林地埋式管网生态养殖系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为研究红树林地埋式管网生态养殖系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特征,于2012年8月1日—15日在系统的4个管理窗口,总进水口和自然海区分设采样点,每7d随潮汐涨落各进行1次浮游动物采样调查,同步监测该养殖系统的主要理化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7种,其中桡足类37种,原生动物6种,其他浮游类4种;此外,还采集到各类浮游幼体12种。坚长腹剑水蚤、针刺拟哲水蚤、小拟哲水蚤以及一种半咸水猛水蚤为主要优势种。调查期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受系统盐度影响明显,涨潮期间浮游动物丰度均值显著高于退潮期间,多样性指数均值相对落潮期间略高,但均匀度均值略有降低。在养殖系统一个循环周期内,生态养殖活动未使红树林区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受到干扰。
- 邢永泽刘项峰赖廷和范航清吴斌
- 关键词:红树林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 茅尾海茳芏及沉积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布特征与季节动态被引量:18
- 2012年
- 为了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的养分循环机制,于201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广西茅尾海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种群中的茳芏进行采样,并测定其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茳芏种群地上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都高于地下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其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和冬季低、夏季和秋季高,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和冬季高、夏季和秋季低;茅尾海茳芏生产力主要受氮元素限制,但磷元素的作用不可忽视。
- 潘良浩韦江玲陈元松曾聪范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