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谦 作品数:27 被引量:133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外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外源性给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17周龄C57 BL/6J小鼠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将24只17周龄apoE-/-/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S组和AS治疗组,每组各12只.采用皮下埋泵给药,AS治疗组给予FGF21(100 μg kg-1·d-1),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分别于药物干预前和药物干预期间测定小鼠体质量和进食量.处死前微超声观察主动脉弓斑块面积及腹主动脉内径.药物干预4周后测定血脂及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用苏木素伊红、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弓内膜中膜厚度(IMT)及主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对照组小鼠主动脉未发现明显AS病变.AS组小鼠复合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及非HDL-C值、血浆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S组小鼠主动脉IMT值高于对照组[(156.4±17.6) μm比(57.8±7.4) μm,P<0.05].AS治疗组主动脉弓斑块面积低于AS组[(1.42±0.16) mm2比(2.30±0.10)mm2,P<0.05],腹主动脉内径大于AS组[(0.97±0.03)mm比(0.75±0.18)mm,P<0.05];复合血脂指标TC/HDL-C(5.11±0.70比7.52±1.51)、LDL-C/HDL-C(3.90±0.76比5.77±1.27)及非HDL-C值[(6.33±1.22) mmol/L比(8.45±1.52)mmol/L]、血浆CRP[(4.20±1.03) mmol/L比(6.15±1.64) mmol/L]和TNFα[(1.29 ±0.47) mmol/L比(1.90±0.42)mmol/L]水平均低于AS组(P均<0.05).AS治疗组小鼠主动脉IMT值[(107.2±33.5) μm比(156.4±17.6)μm]、主动脉斑块面积[(14.26±3.5)%比(23.06±4.16)%]及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21.75±7.14)%比(38.03±5.76)%]均小于AS组(P均<0.05).结论 FGF21可以显著减轻AS病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 伍熙 吕媛 付坤 王韶屏 赵东晖 彭红玉 范谦 吕昀 信满坤 柳景华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载脂蛋白E类 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应用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用腺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NSTEMI患者251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其中单药治疗组120例,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联合治疗组131例,术中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腺苷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和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R)、出血情况及随访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联合治疗组TIMI 3级和TMPG 3级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术前及术后24、72 h 2组患者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出血发生率、48 h PAR和30 d 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与单用替罗非班相比,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可明显提高急性NSTEMI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且安全性方面与前者无明显差异。 赵东晖 范谦 柳景华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腺苷 内蒙古自治区一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筛查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一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探讨家族性D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17年8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同一家系的DCM患者3例及其家系成员20名。询问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病史、家族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每个家系成员抽取5ml外周血,应用芯片捕获测序技术捕获遗传性心肌病及遗传性心律失常相关基因所有的外显子及剪切位点,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这些基因的突变情况,对高通量测序中出现的疑似致病位点,均通过突变检测的Sanger测序验证。另选取性别、年龄、种族与上述家系成员相匹配的健康人150名作为对照。结果该家系中3例DCM患者和1例未发病者均检出相关的有害变异。先证者(女性)检出5个基因变异,分别为MYBPC3基因的p.Ser236Gly和p.Arg215Cys变异,DSP基因的p.Gln90Arg变异,DMD基因的p.Asn2912Asp和p.Glu2910Val变异。先证者二女儿检出1个基因变异,为MYBPC3基因的p.Arg215Cys变异。先证者三女儿检出2个基因变异,分别为MYBPC3基因的p.Ser236Gly变异和DSP基因的p.Gln90Arg变异。先证者外孙女检出2个基因变异,分别为MYBPC3基因的p.Ser236Gly变异和DSP基因的p.Gln90Arg变异。其余家系成员及健康对照人群均未检出上述基因变异位点。结论该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一家族性DCM家系中发现MYBPC3、DSP、DMD基因的5个变异,而其可能与家族性DCM发病相关。 刘小平 冯玉宝 曾勇 范谦 高瑞 王海军 高金亮 李永玲 苏平 何瑞霞关键词:基因测定 长链非编码RNA NONHSAT069381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探究 2021年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ONHSAT069381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从健康老年和青年志愿者的血液中筛选出与衰老差异性表达的lncRNAs和miRNAs,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NONHSAT069381、hsa-miR-124-5p及CASP3为研究对象。使用慢病毒构建NONHSAT069381过表达或敲低的AC16人心肌细胞系,并应用Western blot探究NONHSAT069381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TUNEL染色及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检测评价lncRNA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探究hsa-miR-124-5p与NONHSAT069381及CASP3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AC16细胞中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芯片结果及RT-PCR证实NONHSAT069381及hsa-miR-124-5p在老年组中表达增加(P<0.05)。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NONHSAT069381促进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和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增加(P<0.05)及TUNEL阳性细胞数目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结果证实hsa-miR-124-5p能够分别与NONHSAT069381与CASP3的3’-UTR靶向结合,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hsa-miR-124-5p后AC16细胞中Caspase-3表达水平下降(P<0.05),且hsa-miR-124-5p的表达并不影响NONHSAT069381的表达水平。结论:lncRNA(NONHSAT069381)通过发挥ceRNA的功能抑制hsa-miR-124-5p而增强Caspase-3表达从而促进影响心肌细胞凋亡。 孙浩轩 赵锦阳 林小龙 李凡奇 程子超 范谦关键词:凋亡 衰老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缺血性卒中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行PCI 19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缺血性卒中与无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对出现心源性死亡的患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950例患者中,合并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234例。对比非缺血性卒中患者,前者的年龄更大、吸烟史患者更多、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多支病变比例更高(均P<0.05)。平均随访时间(61.0±40.5)个月,有缺血性卒中史患者的心源性死亡(9.0%vs 5.4%)、脑梗死(6.4%vs2.5%)及脑出血的发生率(2.1%vs 0.7%)较无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均P<0.05)。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结论:合并有缺血性卒中史的冠心病患者心源性死亡、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率更高。诊断和治疗上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吸烟史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 赵东晖 宁俊霞 范谦 柳景华 葛广豪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性卒中 冠心病 磷脂及鞘磷脂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以及磷脂和鞘磷脂代谢差异与ISR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首次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共412例,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5例)和非ISR组(377例)。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比对两组患者血液样本的代谢产物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危险因素。结果:非ISR组与ISR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病变数量、病变长度、支架内径、支架长度、后扩直径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非ISR组与ISR组患者血液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为磷脂及鞘磷脂类代谢物的差异(均P<0.05)。结论:HDL-C、病变长度、支架内径及支架长度为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影响因素,同时磷脂及鞘磷脂类代谢物在预测ISR的发生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苗旭光 崔松 柳景华 程姝娟 赵东晖 吴铮 范谦 王新 李世英 王韶屏 郑泽 王平 李文铮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再狭窄 代谢组学 磷脂 鞘磷脂 一种新型病毒采样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病毒采样管,包括管体与管帽,所述管体顶口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下方的管体外壁上安装有配合螺纹,管帽内设有密封垫,管帽底口位置均匀开设有与凹槽位置对应的凹口,凹口上方的管... 薄小雯 宋文鹏 范谦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中CD105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及再次血管内超声检查前支架内再狭窄(ISR)组与非ISR组患者血清CD105水平的检测,探讨血清CD105水平与ISR的关系。方法:对140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并随访,造影证实非ISR组105例,共139个病变;ISR组18例,共23个病变;测量并比较两组外弹力膜横截面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检测血清CD105水平。结果:与非ISR组外弹力膜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有更大的内膜增生面积、斑块面积及更少的最小管腔面积。其中内膜面积、斑块面积及最小管腔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术后CD105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ISR组OCI术前后CD10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D105水平可能是ISR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5,95%CI:3.63-5.22,P〈0.05)。结论:PCI术后ISR患者CD105水平较术前升高,术后CD105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PCI术后ISR。 崔松 柳景华 程姝娟 朱小玲 王健 王平 范谦 赵东晖 吴铮 彭红玉 郑斌 李兴升 吕树铮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 血管内超声 CD105 支架内再狭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FGF-21组(n=12),另选12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小鼠都给予高胆固醇饮食4周,同时FGF-21组皮下给予FGF-21[0.1 mg/(kg·d)]4周,而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小鼠进行主动脉病理学检测,观察斑块面积,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FGF-21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染色检测主动脉斑块中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剪切后Caspase-12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的FGF-21水平及主动脉中FGFR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细胞凋亡数量、剪切后Caspase-12及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FGF-21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细胞凋亡数量、剪切后Caspase-12及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 FGF-21可能通过抑制剪切后Caspase-12及CHOP相关促凋亡蛋白表达,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病变中细胞的凋亡及斑块进展。 伍熙 赵东晖 范谦 程姝娟 张铭 彭红玉 柳景华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5年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AMI行PCI治疗的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近1年内(2019年)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57例]和非心力衰竭组(LVEF>50%,301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梗死后5年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AMI患者PCI治疗后5年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5.9%(57/3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比值比=3.962,95%置信区间1.208~8.997,P=0.020)、术前肌钙蛋白I(TnI)(比值比=1.033,95%置信区间1.011~1.056,P=0.003)、术后TnI(比值比=1.028,95%置信区间1.005~1.052,P=0.016)、B型脑钠肽(BNP)(比值比=1.002,95%置信区间1.000~1.003,P=0.010)、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值比=1.391,95%置信区间1.112~1.727,P=0.003)、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值比=16.371,95%置信区间1.696~157.976,P=0.016)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VESD较BNP、术前TnI水平较术后TnI水平有着较好的预测敏感度与特异度。结论年龄≥65岁、术前TnI水平、LVES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AMI患者PCI治疗5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 程子超 赵东晖 孙浩轩 杨杰 何松原 赵锦阳 田佳瑜 杨晓纯 范谦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