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荣新明

作品数:4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酸化
  • 19篇盐岩
  • 18篇碳酸
  • 18篇碳酸盐
  • 18篇碳酸盐岩
  • 12篇油田
  • 8篇储层
  • 7篇酸液
  • 7篇解堵
  • 6篇酸压
  • 6篇碳酸盐岩储层
  • 5篇活性剂
  • 5篇海上油田
  • 4篇性能评价
  • 4篇悬浮物
  • 4篇油藏
  • 4篇酸蚀
  • 4篇酸液体系
  • 4篇污水
  • 4篇回注

机构

  • 44篇中海油田服务...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9篇荣新明
  • 30篇冯浦涌
  • 25篇崔波
  • 22篇张强
  • 22篇王春林
  • 17篇陈军
  • 14篇杜勋
  • 12篇丁文刚
  • 11篇李翔
  • 8篇刘洋
  • 6篇王达
  • 6篇邵尚奇
  • 5篇李敬松
  • 4篇周福建
  • 4篇葛际江
  • 4篇张贵才
  • 4篇张博
  • 4篇胡红福
  • 4篇王贵
  • 3篇刘晓玲

传媒

  • 4篇石油化工应用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海洋石油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化工管理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工业技术创新
  • 1篇能源化工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相缓速酸酸蚀裂缝导流规律
2024年
低渗碳酸盐岩酸压成功的关键在于酸压后形成可在地层闭合压力下保持高导流能力的酸蚀裂缝。单相缓速酸是一种具有纳米结构、低伤害、低摩阻及高缓速性能的新型酸液体系,应用潜力大,但其酸蚀裂缝导流规律尚不明确。以光滑岩板和粗糙岩板为实验对象,以盐酸、胶凝酸和乳化酸为对比,利用酸液刻蚀和酸蚀裂缝导流实验、表面形貌扫描和连续强度测试仪,研究了酸液类型、交替注入级数、注入速度、黏度比、反应时间、岩板类型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相缓速酸相对于盐酸、胶凝酸和乳化酸,可形成强沟道型刻蚀形貌,差异化溶蚀程度高,岩板强度损伤减缓,在高闭合压力下可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提高酸液交替注入级数(≥3级)、注入速度、黏度比(黏度差≥50 mPa·s)及岩板初始表面粗糙度,有助于形成优势酸液流通通道。单相缓速酸实现高导流酸蚀裂缝机理为:(1)黏性指进形成差异化刻蚀沟道;(2)主蚓孔滤失形态及“虹吸”效应减缓裂缝表面强度损伤。
崔波冯浦涌姚二冬荣新明周福建
关键词:碳酸盐岩
纳米乳状液分流技术在海上油田的研究及应用
2023年
酸化是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重要措施。在酸化过程中,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酸液容易进入渗透率较高的地层,难以波及低渗层,达不到预期的增产增注目的。乳状液既具有一定的黏度同时在地下可以产生贾敏效应,依靠这两个机理,解堵期间可以实现选择性封堵高渗层,改善非均质性地层的布酸效果。因此本课题利用增加纳米材料来强化乳状液分流暂堵转向性能。并通过室内研究优选出一种疏水型纳米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及黏度,结合不同渗透率岩心进行驱替室内研究,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纳米乳状液分流转向体系,并通过现场应用情况,得到初步的成果,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奎智斌荣新明王春林杜勋张洪菁吴广
关键词:纳米材料乳状液酸化黏度增产
纳米微球组合调驱技术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纳米微球调驱技术目前在海上油田已经大范围推广使用。但针对具有高渗透条带和大孔道的油藏,单一纳米微球驱仍难以取得较好的封堵能力,需要与传统聚合物凝胶类调剖技术配合使用。根据矿场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调驱剂类型,组合驱方式和纳米微球后续聚合物凝胶驱三类矿场比较容易实现的组合调驱工艺驱油效果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球与传统聚合物凝胶类调驱剂搭配使用,可有效提高油藏整体的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达到更为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
荣新明张宇杜勋刘洋孙鹏飞
关键词:纳米微球聚合物凝胶
多效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效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效纳米乳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含长链或者环烷基羧酸的油核5%‑15%、表面活性剂30%‑50%、醇10%‑30%...
崔波冯浦涌荣新明张强张洪菁陈军潘定成
碳酸盐岩油藏乳状液暂堵及暂堵后酸化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国外某油田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后易出现含水率上升的问题,开展了乳状液暂堵酸化技术研究.研制了烷基多烯多胺油溶表面活性剂NEW J-18,可使柴油和高矿化度水在油水比1∶9~4∶6的范围内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状液.该乳状液遇酸易破乳,且具有油水比越低,乳状液黏度越高的特点.物理模拟实验表明,以油水比4∶6制备的乳状液具有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的能力,可使后续酸液转向低渗透层,从而改善低渗透层的酸化效果.
冯浦涌王宗圣崔波荣新明葛际江张贵才
关键词:油包水乳状液选择性封堵高温高盐
注水井连续液动解堵效果及对多轮次酸化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统计分析了渤海某油田9井次注水井连续液动解堵的实施效果,措施后平均视吸水指数初增倍数0.53,平均有效期46.25 d,平均累积增注量3782.66 m^(3)。通过分析实施连续液动解堵前后两次常规酸化解堵效果,发现7口井后次酸化后视吸水指数较前次增加,增幅1.1~82.18 m^(3)/(MPa·d),5口井后次酸化后有效期较前次有所提升,增幅8~30 d。注水井多轮次酸化作业中连续液动解堵与后次酸化时间间隔越短,则后次酸化后视吸水指数和有效期较前次增幅越大。
孙鹏飞杜勋荣新明刘洋吴广王冠华
关键词:酸化
一种混合水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水柜,改善了混合搅拌效果差、工作时效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撑撬,起支撑作用;储存罐,设置于支撑撬上;搅拌器,设置于储存罐内;抽水组件,进液端连接于储存罐的底部、出液端连接于储存罐的顶部,抽水组件能...
张强崔波张乃天丁文刚冯浦涌荣新明巴广东张洪菁陈军毕泽鑫李洋
渤海C油田水平井复合解堵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渤海C油田水平井产能高,生产一段时间后产能明显下降。采用常规缓速酸体系解堵,酸化后往往增液不增油,甚至增液降油。文章对该区块产能下降原因进行分析,并经过大量室内实验,研究出针对性的高溶蚀、强缓速的复合解堵体系,利用多种无机酸、缓速酸、有机解堵剂以及多种优质添加剂的协同效应,解堵性能良好。岩心流动表明,酸化后岩心渗透率为酸化前2.48倍,大大提高渗流能力。同时优化解堵半径,采用限压不限排量的极限排量自然分流(MRDP)工艺在C油田累计实施8个井次,措施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油32 m3,一年累计增油超过1.6×104 m3,解堵增注效果明显。
荣新明胡红福徐雅峰丁文刚奎智斌边峰
关键词:水平井复合解堵
新型氨基亚甲基膦酸盐的合成及防垢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合成了十二胺基二亚甲基膦酸盐(DAMP)、十八胺基二亚甲基膦酸盐(OAMP)和二辛胺基亚甲基膦酸盐(DOAMP)三种有机膦酸盐,考察了影响DAMP有机膦收率的因素,确定了理想的反应条件:甲醛/十二胺摩尔比2.5、亚磷酸/十二胺摩尔比3.5、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3.5 h、加水量15 mL、盐酸加入量5 mL。利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对其防垢性能进行了测定,其中DAMP和OAMP在浓度为10 mg/L时,对硫酸钙的防垢率分别为97.373%和92.078%。
荣新明葛际江张贵才刘晓玲
关键词: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碳酸盐岩酸化技术在M油田的应用研究
M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主力开发层系是中高孔一中低渗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即A油藏和B油藏。该油田储量丰富,但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基质酸化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该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以及达到高温缓速、溶...
荣新明崔波冯浦涌杨永庆
关键词: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连续油管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