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士彬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石墨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清洁能源以及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由于其无污染、高效的优良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石墨烯自2004年问世以来,已经在诸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国科学家都在...
- 葛士彬
- 关键词:石墨烯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导电性能
- 文献传递
- 制备甲硅烷气体的管式反应器系统及使用其制备甲硅烷的方法
- 制备甲硅烷气体的管式反应器系统及使用其制备甲硅烷的方法,涉及制备甲硅烷气体的反应系统及使用其制备甲硅烷的方法。解决现有制备甲硅烷气体的釜式反应器安全性能差、单釜甲硅烷气体产率低、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的问题。反应器为管式反应...
- 杨春晖杨恺张磊胡成发葛士彬
- 文献传递
- 无催化剂高纯度纳米二氧化硅粉的制备被引量:4
- 2011年
- 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前驱体,通过微波辐照冰水浴TEOS-水-乙醇体系制备硅溶胶,用超声振荡法分散溶胶,在管式炉中烧制高纯度纳米二氧化硅粉体。采用烷氧基硅烷法制备TEOS,不加入酸碱催化剂,在10~30min内制取高纯度硅溶胶,溶胶总金属杂质含量低于300×10-6 mg/L。硅溶胶制备效率高,粒度均匀。用TEM、SEM、EDS、XRD、ICP-MS、FTIR、粒度分布检测仪器和Raman spectrum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 杨恺安茂忠杨春晖张磊胡成发葛士彬
- 关键词:微波辐照超声波
- 一种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
- 一种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中催化剂难以回收、反应效率低、产物不易分离,硅粉与铜系催化剂接触不良、硅铜触体生产率低、反应活性低,及催化...
- 杨春晖张磊李季杨恺胡成发葛士彬
- 文献传递
- 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研究成果,对直接法合成烷氧基硅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合成原料成分分析、硅铜触体的预处理及催化体系评价、反应媒介、产品纯化分离等;同时,对反应器类型也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直接法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发展方向。
- 杨春晖张磊李季杨恺葛士彬胡成发
- 关键词:三烷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反应器硅铜
- 一种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
- 一种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中催化剂难以回收、反应效率低、产物不易分离,硅粉与铜系催化剂接触不良、硅铜触体生产率低、反应活性低,及催化...
- 杨春晖张磊李季杨恺胡成发葛士彬
- 文献传递
- 一种硅烷气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硅烷气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子气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备硅烷气体的工艺中催化速率难控制、催化剂加料困难、回收难度大,以及在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过程中硅铜触体生产率低、反应活性低,催化剂遇水易失效、产物易水...
- 杨春晖张磊杨恺胡成发李季葛士彬
- 文献传递
- 一种硅烷气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硅烷气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子气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备硅烷气体的工艺中催化速率难控制、催化剂加料困难、回收难度大,以及在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过程中硅铜触体生产率低、反应活性低,催化剂遇水易失效、产物易水...
- 杨春晖张磊杨恺胡成发李季葛士彬
- 文献传递
- 季铵碱树脂催化三甲氧基硅烷制备甲硅烷被引量:2
- 2012年
- 为制备高纯度甲硅烷气体,用强碱性季铵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三甲氧基硅烷溶液进行歧化反应.采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测试粗甲硅烷气体,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试精馏提纯的副产物四甲氧基硅烷.实验结果表明:在30~50℃和0.2~0.3 MPa条件下反应制备的粗甲硅烷气体中,H2、O2、Ar、N2、CH4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1.12、1.76、1.61、17.97、0.15μg/L,纯度达到99.9%;副产物四甲氧基硅烷中,金属杂质总质量浓度低于0.15μg/L,可用来制备高纯度硅溶胶;季铵碱催化三甲氧基硅烷歧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三甲氧基硅烷转化率96%,硅烷产率95%.催化剂易于购买,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易于控制反应,易于连续加料,此工艺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
- 杨恺安茂忠杨春晖张磊胡成发葛士彬
-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树脂三甲氧基硅烷甲硅烷
- 重掺抗光损伤元素的Er-LiNbO<Sub>3</Sub>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掺抗光损伤元素的Er-LiNbO<Sub>3</Sub>晶体。以99.99wt%APE、99.99wt%Er<Sub>2</Sub>O<Sub>3</Sub>、99.99wt%Nb<Sub>2</Sub...
- 孙亮杨春晖徐超马天慧夏士兴王猛孙彧葛士彬邱海龙吕维强郝素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