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仲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相关
  • 2篇血流感染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静脉导管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导管相关血流...
  • 1篇动静脉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跳
  • 1篇心跳骤停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呼吸骤停
  • 1篇血疗
  • 1篇压疮

机构

  • 6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蒋仲娟
  • 1篇朱新青
  • 1篇孙小玲
  • 1篇黄彩云
  • 1篇黄彩秀
  • 1篇林娴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进行同步换血疗法,将作为输出途径的动脉穿刺置管不连接肝素冒、三通活塞管及延长管,穿刺成功后直接接输血管用输液泵调控输出速度作为输出途径;建立头皮静脉通路以换血,整个换血过程无肝素抗凝。结果:本组患儿换血后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均1次换血成功。结论: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的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可能带来的出血并发症。
蒋仲娟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无肝素
强化培训与全员质控对提高中心静脉导管集束策略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培训与全员质控措施对提高ICU护士执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策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67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229例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过程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对238例患者...
黄彩云朱新青蒋仲娟林娴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依从性
自制降温袋的应用
2013年
在ICU,一般使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是用手套或朔料袋将冰块装好,毛巾隔开放在病人的腹股沟或腋窝等处。由于冰块是凹凸不平的固体,病人不舒服,而且降温效果不理想。笔者将空等渗液袋制成凉水袋,供发烧患者物理降温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3000 ml空等渗液袋1个,自来水2500 ml,
蒋仲娟
关键词:物理降温方法ICU腹股沟自来水渗液
PDCA循环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7~9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于2011年10月起实施PDCA循环,对CRBSI发病率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2011年7~9月中心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为7.24‰(5/690),2011年10月~2012年3月,感染率为2.56‰(4/1562),2012年4月~2013年4月感染率为0(0/2450)。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实施PDCA循环管理,明确CRBSI的诊断标准,建立监控系统,规范操作规程,开展系列教育和现场干预。有效控制了CRBSI的发生率。
蒋仲娟孙小玲黄彩秀
关键词:PDCA
危重患者压疮预防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美国全国压力性溃疡顾问小组2007年对压疮的定义是:压疮是局部皮肤及(或)皮下组织的损伤,通常在骨隆突处,由于受压力/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的组合而引起的压力性溃疡。危重患者多是意识不清、循环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压疮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预防压疮的形成对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护理难度及医疗费用,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预防压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对危重患者压疮预防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降低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减少压疮带来的危害,确保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蒋仲娟
关键词:危重患者压疮
吗啡致心脏呼吸骤停院前急救体会
2002年
蒋仲娟
关键词:吗啡心跳骤停呼吸骤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