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汉通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代人
  • 1篇当代人
  • 1篇生活实践活动
  • 1篇生态解读
  • 1篇生态中心主义
  • 1篇素质教育
  • 1篇文化
  • 1篇美国文学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过程
  • 1篇教育目的
  • 1篇和谐文化
  • 1篇DAVID
  • 1篇传统和谐思想

机构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蒋汉通
  • 1篇胡志红

传媒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文坛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当代人的生态启示录——对《华尔登湖》的生态解读被引量:4
2006年
蒋汉通胡志红
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当代人生活实践活动美国文学DAVID
素质教育新解被引量:3
2003年
现行的对"素质教育"观的理解有其不足或缺憾:"活动说"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过程;"方法说"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教育的"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误与曲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蒋汉通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教育过程
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解读被引量:6
2009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是一项需要良好的文化传统支撑的系统工程。"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包容、存异、平衡的本质特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
蒋汉通
关键词:和谐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