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绪贻

作品数:15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下水
  • 3篇污染
  • 2篇生物量
  • 2篇水环境
  • 2篇水生
  • 2篇水生植物
  • 2篇水质
  • 2篇水质变化
  • 2篇酸沉降
  • 2篇物量
  • 2篇硝化
  • 2篇离子含量
  • 2篇反硝化
  • 2篇滨水
  • 2篇长江
  • 1篇大型水生植物
  • 1篇氮元素
  • 1篇电厂取水
  • 1篇盐效应
  • 1篇营养化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5篇蔡绪贻
  • 4篇陈静生
  • 4篇李春华
  • 3篇叶春
  • 3篇梁菊
  • 2篇魏伟伟
  • 2篇夏星辉
  • 1篇陈明佑
  • 1篇林黎虹
  • 1篇夏青
  • 1篇刘锋
  • 1篇钟佐燊

传媒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成都地质学院...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5
  • 2篇199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城市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升高机理分析——以洛阳市为例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以洛阳市为例,讨论了华北地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背景浓度及其形成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升高的若干机理;并对污染源各不相同的三个水源地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升高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Ca^(2+).Mg^(2+)浓度与其它主要离子浓度的相关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两类地下水主要形成于钙长石和镁橄榄石的风化作用;地下水中CO_2分压升高,可促进Ca,Mg硅酸盐、铝硅酸盐的溶解,从而导致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升高.
蔡绪贻陈静生桂平佘云平
关键词:地下水硅酸盐铝硅酸盐风化作用水污染
太湖竺山湾缓冲带两种人工草林土壤反硝化作用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在太湖竺山湾缓冲带选取两种人工草林(杨树灌木混合林和纯杨树林),对其林床地表径流、林下土壤水和林下地下水进行了为期1 a的观测,比较了土壤反硝化作用.结果表明:(1)两种人工草林林下土壤生化性质、w(有机碳)以及各形态氮质量分数在1 m深度内垂向剖面上的分布大致相同;(2)两种人工草林内地下水中的ρ(NO_3^--N)在1 a之内都没有明显升高趋势,显示反硝化作用在土壤水的入渗过程中有效削减了NO_3^--N,并阻止了其向地下水的迁移;(3)在垂直剖面上,两种人工草林土壤水中ρ(NO_3^--N)在40 cm深度处出现峰值,同深度处的ρ(DO)(低至0.08 mg/L)、E_h(氧化还原电位,0~18 mV)也较低,说明40 cm深度附近可能发生了耦合的硝化-反硝化作用;(4)在垂直剖面上,两种人工草林土壤中反硝化势和反硝化菌数均在40 cm深度附近出现峰值,虽然杨树灌木混合林土壤反硝化势[2.1 mg/(kg·h)]是纯杨树林[1.1 mg/(kg·h)]的2倍,但两种人工草林土壤中实际的反硝化速率受ρ(NO_3^--N)的限制,没有明显的差别.研究显示,两种人工草林土壤都在40 cm深度附近存在反硝化活跃带.
梁菊叶春李春华蔡绪贻
关键词:地下水反硝化
入湖河口区水生植物群落衰亡分解释放营养盐过程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冬春季水生植物衰亡分解是影响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入湖河口区水生植物群落在衰亡期的适宜生物量,于2018-12-25—2019-04-25,在实验室模拟近自然条件下,开展水生植物收割后剩余0%、20%、40%、60%、80%、100%茎叶生物量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分解过程中,植物茎叶生物量是影响水体水质指标的关键因子,表现为茎叶生物量越大,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pH等理化指标越差,营养盐总氮(TN)、总磷(TP)浓度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生物量与水体TN、TP浓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和0.83;近自然条件下水生植物群落衰亡分解4个月,水体中各营养盐浓度的变化仍未稳定;收割后剩余20%的水生植物茎叶生物量有利于维持入湖河口区较好的水质。
陈洪森叶春李春华蔡绪贻魏伟伟
关键词:水生植物群落生物量营养盐释放
形态分布模型中活度系数计算方法综述被引量:1
1995年
活度系数是形态分布模型中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对定量描述水、岩之间的元素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合理地估算活度系数是水环境化学数值模拟工作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介绍了国外几个著名的形态分布计算软件包中所采用的活度系数计算公式,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蔡绪贻
关键词:活度系数计算法
华北城市地区潜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变化的反应途径模拟被引量:4
1995年
近三十年来,由于污染,华北城市地区潜水中主要离子如Ca ̄(2+)、Mg ̄(2+)等含量逐年升高,影响工农业生产,本文采用反应途径模拟的方法对上述情况进行了研究,作者共设计了7种反应途径,分别模拟了含碳酸盐或硅酸盐、铝硅酸盐较丰富地区地下水中盐效应和CO_2分压升高对其主要离子含量的影响.模拟过程中考虑了22种化学反应,33种存在形式(包括气体、固体)。结果表明,盐效应和CO_2分压升高对地下水中Ca ̄(2+)、Mg ̄(2+)浓度的升高有明显影响,上述两种因素对Ca、Mg硅酸盐、铝硅酸盐溶解的影响更为明显。
蔡绪贻陈静生
关键词:盐效应钙离子
重金属在水环境中形态分布的随机模拟被引量:18
1997年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生物可给性,以及活性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是由其容量控制参数决定的。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容量控制参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发生随机变化。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容量控制参数的随机变化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作者以洋河汞污染为例,将形态分布模型同MouteCarlo方法相结合,模拟了河水中pH值,有机质浓度,总汞含量,以及悬浮物含量的随机变化对汞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容量控制参数的概率分布与汞形态的概率分布不一致;②不能采用河流水质的平均状况来推断汞形态分布的平均状况;
蔡绪贻林黎虹
关键词:重金属水环境水体污染
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机理初探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通过化学平衡模型的定量模拟,分析了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的主要机理有两个:一是由于长期污灌导致地下水中CO_2分压升高,促使硬度升高;二是酸效应。盐效应、高硬度地表水的补给、以及离子对效应都是导致硬度升高的次要因素。上述机理都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笔者认为,要防止地下水硬度继续升高,必须有效地控制地下水污染。
蔡绪贻佘云平
关键词:酸效应
大型水生植物混合腐解对入湖河口水质的影响及适宜生物量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为探究水生植物腐解释放的营养盐在泥-水-植物系统中迁移规律以及冬春季衰亡期大型水生植物的最适生物量,在塑料通风大棚内,开展不同梯度生物量下多种水生植物混合腐解试验.选择冬季蠡湖-陆典桥浜河口区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收割规律,设定腐解试验的生物量依次为除根部以外总生物量的0%、20%、40%、60%、80%、100%,于2018年12月25日开展试验,共150 d.结果表明:①与恒温室内条件相比,近自然条件下多种混合水生植物腐解的前2个阶段具有长时性和持续性.②水生植物腐解致使含C、N、P元素的指标在0~30 d内快速升高,70 d左右达到峰值,100 d后缓慢降低直至稳定,整个变化过程持续近120 d,但植物茎叶未彻底分解,多数沉积在底泥表面.③泥-水-植物系统中,试验初期底泥以释放营养盐为主,30 d后以吸附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生物量与水体和底泥中养分浓度均呈正相关.研究显示,与其他试验组相比,收割后水生植物生物量剩余20%时更有利于入湖河口水质的改善.
陈洪森魏伟伟叶春蔡绪贻李春华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腐解
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非点源氮素的削减
近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一直是研究热点。滨水植被缓冲带(Vegetated riparian buffer strips)因其可以有效地削减地表径流中富营养化物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营养物质在滨水植被缓冲带土壤中的滞持仍...
梁菊蔡绪贻叶春李春华候立柱吕美婷
关键词:地下水反硝化
文献传递
沙岭子电厂取水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柴张宣盆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沙岭子电厂取水对柴张宣盆地水环境的影响。
蔡绪贻夏青刘锋荆鹤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环境影响取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