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鑫

作品数:54 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新闻
  • 11篇媒介
  • 9篇新闻学
  • 7篇媒体
  • 6篇教育
  • 4篇新闻观
  • 4篇新闻理论
  • 4篇政治
  • 4篇网络
  • 3篇新闻真实
  • 3篇叙事
  • 3篇舆论
  • 3篇社会资本
  • 3篇社交
  • 3篇群众
  • 3篇群众路线
  • 3篇资本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新...
  • 3篇马克思主义新...

机构

  • 5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52篇虞鑫
  • 7篇陈昌凤
  • 1篇涂凌波
  • 1篇李海波
  • 1篇胡钰
  • 1篇卢嘉
  • 1篇刘震
  • 1篇罗婧
  • 1篇杨亚俊
  • 1篇刘宇
  • 1篇王义鹏

传媒

  • 9篇青年记者
  • 6篇新闻与写作
  • 3篇中国广播电视...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国际新闻界
  • 2篇当代传播
  • 2篇新闻大学
  • 2篇新闻界
  • 2篇中国出版
  • 2篇新闻春秋
  • 2篇全球传媒学刊
  • 1篇人民论坛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编辑之友
  • 1篇新闻记者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新闻战线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9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被引量:31
2016年
本文聚焦"新闻学"的学科主体,从国际与国內、历史与现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视野出发,探寻现阶段中国新闻学理论真空的原因,从而回答"何以可能"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对西方新闻学的历史、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批判的逻辑起点,而后立足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展开对于"何以可为"的论述。
胡钰虞鑫
关键词:新闻学教学体系
互动因素对受众观看视频节目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通过控制实验的方法,研究互动因素对受众观看视频节目的影响机制,将受众效果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电视观看的"理解、隐喻、语境"等理论加以整合,对受众观看视频节目的效果进行多个层面的探讨,其中包括信息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化需要。研究发现,当施加互动因素之后,受众不仅不能通过讨论获取节目信息,反而会遗失、忽视相当多的信息;互动并不能为受众带来"一来一去"式的讨论,反而是其娱乐需求在互动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和强化。
虞鑫
关键词:互动因素电视受众
数字时代的新闻真实观:基于全球21个国家记者调查的多层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后真相”讨论的持续开展,互联网环境下记者的新闻真实观研究逐渐得到关注,但鲜有通过经验方法对新闻真实观进行概念辨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本文通过跨国的调查数据就网络对记者职业认知、新闻真实观的影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运用世界新闻业状况调查(2007-2011)的数据,本文对全球21个国家的2099个记者样本进行了多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新闻记者对自身不同的职业角色认知与其所持有的不同新闻真实观具有显著差异。而作为网络环境的两个方面,网络建设与网络参与又对记者的新闻真实观起到“互相矛盾”的作用机制,共同构筑了数字时代新闻真实观的复杂而动态的面貌。
虞鑫卢嘉
关键词:新闻真实观职业角色媒介环境
语境真相与单一真相——新闻真实论的哲学基础与概念分野被引量:20
2018年
后真相引发的部分讨论陷入了技术路径单因解释的迷思中,然而分析后真相话语的流行语境,发现技术路径并不能解释具体事件中为何公众不相信媒体提供的权威真相。为此,本文回到新闻真相概念的哲学基础,认为分别基于证实和证伪逻辑的语境真相和单一真相概念,可以补充理论在解释社会实践中的空隙。在对关于新闻真实认识论意义上的四个概念进行辨析说明后,本文强调在一系列技术手段之外,还必须对语境作为辅助性条件的必然性及其作为告知义务的必要性予以充分认识。
虞鑫
关键词:新闻真实
国有企业形象传播的政治因素研究:基于全球45个国家的多层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国有企业形象认知是国企形象传播效果评估中不可忽视的方向。将国企形象认知作为研究国企形象传播影响因素的出发点,国企形象传播的政治因素可以从个人和环境两个层面来考察。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数据和多层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公众对国企认知背后的个人层面和环境层面的相关政治因素提供了数据和方法支撑。在国企形象传播的政治因素中,个人层面的国家认同、政治观念等个人因素会影响公众对国企的认知,国家层面的网络建设、网络参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环境因素会通过跨层次效果来调节公众对国企形象的认知。
虞鑫梁飞虎
关键词:政治观念
超越帝国:国际传播的普遍主义迷思及其范式转型被引量:8
2022年
国际民调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往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形象认知差异在逐步扩大,另一方面西方内部的不同群体对于中国的认知也有显著差别。为了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对战后美国的“国际传播”学术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且指出这一学术概念背后蕴含的“美利坚帝国”国家意图以及普遍主义的哲学迷思。由此,通过重新调用“三个世界”理论体系并重构扩展“四个维度”媒介景观,提出了“结构-传播”为分析框架、跨文化传播为方法论的范式转型路径,为实现中国国际传播主体性与共同性的平衡协调,为日后中国国际传播理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
虞鑫
关键词:普遍主义地缘政治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被引量:47
2016年
针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信息不实的问题,美国兴起了一场"事实核查新闻"的运动。与传统新闻机构在报道前进行事实核查不同,互联网时代事实核查新闻的主要做法是对已经发表的报道或公众人物的言论进行事实层面的订正。通过对2016年美国大选中事实核查类报道的分析,本文发现,"事实核查新闻"类型的报道选题并不完全遵循"事实规律",而是与媒体所需要的关注度息息相关;而从报道的效果来看,被核查新闻点名"批评"的参选人支持率虽然在报道出现后有所下降,但是当其言论不实程度越高时,支持率反而因"曝光"和"脱敏"变得越高。本文从三个矛盾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阐释,分别是:事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矛盾、市场化与公共性的矛盾。
虞鑫陈昌凤
关键词:认同政治媒介伦理媒介素养
社群驱动与监管困境——新闻聚合平台Reddit的经验与探索
2019年
新闻聚合,是指“站点将互联网上的新闻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收集起来,供用户选择”①.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大致可分类如下:其一是根据新闻聚合信息的载体,分为“新闻聚合网站、基于网络的新闻阅读器以及新闻阅读应用”;②其二是以新闻聚合方式分,有如“Google Reader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聚合和如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的搜索式聚合”;③最后一种是以传受双方关系,可分为“传者主导、用户主导和传受协同三种模式”④.
虞鑫崔乃文
关键词:新闻阅读社群GOOGLE用户选择
中国青年政治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政治观念、媒介使用、社会资本与代际差异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媒介化政治的普遍性显现,媒介或媒体愈发成为政治支持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影响青年政治支持的媒介化因素及其机制,本文采用配额分层抽样调查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媒介使用、政治观念和社会资本三类变量对于青年政治支持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而言,媒介使用与政治支持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政治观念既直接影响着青年的政治支持,又在媒介使用对政治支持的影响机制中发挥调节效应;社会主义倾向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媒介化手段正向促进政治支持,自由主义倾向则更多地直接降低其政治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代际之间的相关情况也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年轻一代青年的政治支持易受西方媒体影响而降低,上一代青年则易受主流媒体、商业媒体的影响;保守主义倾向对上一代青年政治支持的正向影响要比对年轻一代青年的影响更大;而社会资本转化为政治支持的机制类型也从纽带式资本主导转向了桥梁式资本主导。因此,要全面加强数字时代党的青年工作。
虞鑫王金鹏
关键词:媒介使用政治支持政治观念社会资本代际差异
从程序透明到实质透明:新闻透明性概念论争中的主体问题辨析
2024年
新闻透明性是近年来新闻研究的重要话题。在数字新闻时代,新闻透明性本是客观性原则渐遭质疑,新闻业陷入信任危机时用以纾困的新规范,反而由于透明行为本身的不透明而实际上困于程序形式,成为了一种新的策略性仪式。本文认为,新闻透明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新闻活动的主体问题,新闻透明性作为一种规范,维护的是新闻活动主体的利益和价值。专业的新闻媒体机构事实上独占了当前数字新闻活动的主流话语及新闻透明性规范的界定权,新闻活动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项社会性、交往性的主体间性活动,新闻活动的主体应当包括参与新闻活动的社会公众。唯有在新闻理念和媒介体制层面共同确立公众在新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对新闻透明性概念进行根本性改造,丰富和完善新闻透明性的概念内涵,找到通向实质透明的可行进路。
虞鑫刘钊宁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新闻理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