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旭
- 作品数:85 被引量:3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被引量:7
- 2008年
-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不仅取决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取决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政府有效履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职能的前提,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基本职能是加强战略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强化政策执行力、主导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调整文化产品资源配置方向、提供纯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开发和保护特色民族文化资源。
- 袁明旭
-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府职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
-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困境及其策略
- 2016年
- 政治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持续性政治稳定的手段。亨廷顿认为,政治改革必须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以政治秩序作为改革前提,通过强化政治权威和政党组织建设,确保政治改革的有序推进,加强政治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制度吸纳力,有效融汇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策略性地获取和扩大改革的支持力量,平衡政治关系,持续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 袁明旭
-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制度化建设政治改革政治稳定党组织建设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诉求体系阐释被引量:1
- 2024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重要的价值目标,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文化建设以更好地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价值引领力.这些价值诉求主要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文化强国和文化为民,它们形成一个逻辑自洽、互相促进、科学的价值目标体系.其中,文化认同是巩固各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精神基础,为价值诉求的实现凝聚价值共识、提供广泛的民意支撑和团结的向心力、感召力;文化自信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精神基础,为价值诉求的实现提供根本的支撑力量和内源性动力;文化创新提供引领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价值诉求体系的战略支撑;文化育人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育高素养的文化主体为价值诉求体系提供主体力量;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和文明崛起的重要标志,为价值诉求体系提供持续的十足后劲;文化为民是最终的价值旨归,又能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诉求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 袁明旭袁爱华
- 关键词:价值诉求文化认同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文化强国
- 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中领导角色冲突的双重效应被引量:3
- 2010年
- 袁明旭
-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角色边疆多民族地区
- 论民族自治地方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执行力问题被引量:2
- 2009年
- 政策执行力是确保公共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然而,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等方面的滞后性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这就迫切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提高政策的认知度、执行高度、执行韧度、执行力度、执行速度和执行效度。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公共决策水平、提升政府能力、提高领导素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更新观念等来提高政策执行力。
- 袁明旭
- 关键词:政策执行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谐社会公共政策
-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困境及其策略——亨廷顿政治改革思想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6年
- 政治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持续性政治稳定的手段。学者们多维度地研究了亨廷顿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思想,但对其政治改革思想却关注甚少。亨廷顿全面考察了世界各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改革的观点。亨廷顿认为,政治改革必须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以政治秩序作为改革前提,通过强化政治权威和政党组织建设,确保政治改革的有序推进,加强政治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制度吸纳力,有效融汇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策略性地获取和扩大改革的支持力量,平衡政治关系,持续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亨廷顿的政治改革思想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政治改革观,其政治改革理论对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袁明旭
- 关键词:政治改革政治稳定政治发展亨廷顿
- 政治文化的主体结构功能及其系统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在政治文化研究强势复兴中,学者们倡导包容性而非排斥性的多元主义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是政治行动者及其政治活动的灵魂和软件,它与政治机构等"硬件"共同构成了政治体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的一个子系统,其功能是通过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即结构而产生的。从政治文化的主体视角可把政治文化结构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结构的政治文化功能不同。在当前的政治文化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笼统地谈论政治文化的影响,没有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 袁明旭
-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百年历程的基本经验与启示被引量:2
- 2022年
- 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生活的灵魂,在党百年成长发展壮大历程中发挥着深远的基础性作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党内政治文化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至今,一直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注重党的灵魂的净化、纯化和深化。百年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完善发展和全面加强的演进历程,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更收获了深刻启示。
- 袁明旭
- 关键词:党的建设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化解云南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 2008年
- 云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利的因素,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清醒地认识这些不利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工作和决策的出发点,确定明确发展的基本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 袁明旭
- 关键词: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 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对国企改革的指导意义
- 2000年
-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关心农民的疾苦,放权让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的思想,也是党和政府领导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之所在。国企改革在改革主体,改革依靠力量以及放权让利上存在着误区,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对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真正落实放权让利,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国企走出困境。
- 袁明旭
- 关键词: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