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明利

作品数:28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2篇盆地
  • 17篇柴达木盆地
  • 12篇勘探
  • 8篇油气
  • 5篇岩性
  • 5篇下段
  • 5篇下干柴沟组
  • 5篇下干柴沟组下...
  • 5篇古近系
  • 5篇二连盆地
  • 4篇油气藏
  • 4篇油气藏勘探
  • 4篇坡折带
  • 4篇气藏
  • 4篇气藏勘探
  • 3篇断陷
  • 3篇旋回
  • 3篇岩性油气藏
  • 3篇岩性油气藏勘...
  • 3篇物源方向

机构

  • 2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28篇裴明利
  • 17篇曹正林
  • 16篇易定红
  • 9篇袁剑英
  • 8篇田光荣
  • 7篇吴武军
  • 5篇邓毅林
  • 5篇李红哲
  • 5篇张菊梅
  • 4篇王斌婷
  • 4篇赵凡
  • 4篇张丽萍
  • 3篇马峰
  • 3篇孙秀建
  • 2篇张小军
  • 2篇石兰亭
  • 2篇陈启林
  • 2篇郑希民
  • 2篇刘应如
  • 2篇张道伟

传媒

  • 4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西北油气勘探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底扇沉积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发育的湖底扇砂砾岩体是岩性油藏勘探的重要领域,扇体分布规模小、相变快,勘探难度大.通过对岩心、测井等地质资料分析,建立了湖底扇砂砾岩体沉积模式.分析认为湖底扇由补给水道、内扇、中扇和外扇4部分组成,发育补给水道、內扇主沟道、中扇辫状沟道和外扇浊积水道等主要微相类型.其中内扇、中扇和外扇为湖底扇的主体,分布在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为半深湖-深湖沉积 补给水道是湖底扇的"根",分布在同沉积断层的上升盘,为滨浅湖沉积.指出了足够的可容纳空间和持续的物源补给是形成厚层湖底扇的2个重要条件,同沉积断裂的下降盘是湖底扇发育的有利部位.应用精细合成记录对湖底扇砂砾岩体进行了井-震联合标定,发现湖底扇在地震剖面上整体表现为 "透镜状"、"楔状"、"丘状"或"梭状"外形特征,扇体内部表现为杂乱反射或无反射特征.应用湖底扇沉积模式、分布规律以及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在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发现多个岩性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邓毅林王天琦曹正林裴明利贾义蓉赵伟
关键词:湖底扇坡折带岩性油藏二连盆地
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盖组合与勘探潜力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识别出两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和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四级层序)MSC1、MSC2、MSC3和MSC4。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规律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易定红王斌婷曹正林裴明利刘应如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下段基准面旋回储盖组合勘探潜力
柴达木盆地西部小梁山地区新近纪沉积演化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上新世晚期(N23)湖盆沉积中心迁移至碱山—一里坪地区,位于阿尔金山前的小梁山地区处于滨浅湖环境。这种认识难以解释以下事实:小梁山地区多口探井在N22—Q1+2地层中发育多层薄层膏岩,其中梁深2井在井深14.5~558.0m的地层中发育41层共147.3m厚的膏岩。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及其周缘地面构造的单井沉积特征(含露头剖面)及连井沉积相剖面后认为,小梁山地区在新近纪上新世中期至第四纪中更新世是一个持续发育的局部沉积中心。结合已有的勘探成果,认为该地区及其邻区新近系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易定红袁剑英曹正林裴明利田光荣吴武军赵凡
关键词:勘探潜力柴达木盆地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发育一套典型的湖底扇沉积,其由补给水道、内扇、中扇和外扇4个部分组成,主要发育有补给水道,内扇主沟道和沟堤,中扇辫状沟道、沟道间和外扇席状浊积砂等微相类型。湖底扇单个扇体规模不大,但往往多期次发育、成群分布,垂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叠加连片,规模可观。足够的可容纳空间和持续的物源补给是形成厚层湖底扇的2个重要条件,同沉积断裂的下降盘和坡折带是湖底扇发育的有利部位。湖底扇砂砾岩体具有毗临生油洼槽、易于形成岩性圈闭、易于油气聚集等优越条件,对岩性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邓毅林王天琦曹正林裴明利赵伟杨桂茹
关键词:湖底扇岩性圈闭坡折带二连盆地
断陷盆地湖底扇沉积新模式与岩性油气藏勘探--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湖底扇为例
在对大量钻井取岩心、测井资料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对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断陷下白垩统发育的湖底扇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沉湖底扇沉积新模式。指出了足够的可容纳空间和持续的物源补给是形成厚层湖底扇的两个...
邓毅林王天奇曹正林裴明利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断陷盆地湖底扇
文献传递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段生储盖组合分析与隐蔽油藏勘探被引量:8
2008年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中识别出2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5。研究区古近系沙一段发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半深湖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分析了生油岩、储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沙一段隐蔽油藏勘探应以生储盖组合为研究单元,并采取相应的勘探对策;N50-L3-L444-L434井以西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区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易定红裴明利
关键词:沙一段生储盖组合隐蔽油藏饶阳凹陷
柴西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路乐河组物源与沉积体系被引量:1
2013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在路乐河组沉积时期的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类型尚不明确。通过岩心观察、砂岩骨架组分和重矿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分析、连井砂体对比、古地理背景分析等方法,对该区路乐河组沉积时期的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三旱一号物源分为3支水系,自西向东依次为尖顶山水系、长尾梁水系和碱北水系;尖顶山水系经红三旱一号一高点主体向西南方向流入尖顶山地区,长尾梁水系经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主体向南偏西方向流入长尾梁地区,碱北水系经红三旱一号五高点主体向东南方向流入碱山以北地区。牛鼻子梁西口物源主体向东南方向流入伊北凹陷。在路乐河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由红三旱一号物源和牛鼻子梁西口物源共同控制形成的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其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布面积较大,向南延伸至尖顶山—黑梁子地区以北、东坪北部以及牛参1井以南;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分布面积较小,向南延伸至长尾梁地区。
易定红马新民马峰程玉红裴明利倪祥龙
关键词:重矿物古地理背景柴达木盆地
大型咸化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
袁剑英付锁堂曹正林张道伟石亚军刘云田陈启林李斐王斌婷易定红杜斌山裴明利张小军孙秀建乐幸福
1、项目来源:该项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柴西地区富油气凹陷圈闭精细评价及钻探目标选择”(07-01Z-01-02)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探区重大预探领域与目标选...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成藏理论圈闭识别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5
2021年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油气差异成藏及富集规律,利用地质及地球化学测试资料,围绕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开展油气藏特征研究,分析成藏期次、明确关键成藏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阿尔金山前带成藏差异性明显,牛东地区天然气成熟度较低、干气与湿气并存,以渐新世中晚期、中新世早中期共2期成藏为主,纵向上多层系富集;东坪地区以干气为主,成熟度变化大,气藏持续充注,表现为渐新世早期至全新世多期成藏特征,以基岩富集油气为主;尖北地区以干气为主,成熟度较高,中新世早中期成藏,仅基岩富集油气。②沟通侏罗系生烃灶的断裂系统控制了油气垂向运移,关键成藏期不整合面的构造形态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路乐河组膏泥岩盖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富集层系。③阿尔金山前带发育3种成藏模式:断层垂向输导的源上立体成藏模式、远源输导的阶梯状复式成藏模式和远源输导的盐下成藏模式。该研究成果对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田光荣王建功孙秀建李红哲杨魏白亚东裴明利周飞司丹
关键词:油气系统成藏期次输导体系侏罗系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西部大风山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物源方向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前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大风山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只发育向西南方向流动的牛鼻子梁物源所形成的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对于物源方向的这种认识难以解释以下事实:第一,风2井在E31发育厚层辫状水道砂岩,而位于上倾方向碱1井的对应层位则发育薄、中厚层河口砂坝砂和分流水道砂;第二,在E13沉积时,牛鼻子梁地区是阿尔金山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古鼻梁,该古鼻梁是牛鼻子梁以北地区物源向西南方向流动的屏障;第三,牛参1井位于长期继承性发育的一里坪凹陷的西北边缘,大风山地区的古地貌要高于一里坪凹陷;第四,坪东F1断层与坪东F2断层所夹持的区域在E31时是一个继承性发育的小型断陷。在综合研究该地区的钻井、测井、二维地震资料和古地理背景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在E13沉积时,大风山地区的物源来自红三旱一号以北地区,而一里坪坳陷是牛鼻子梁物源汇聚区的新认识。这一新认识对于重新认识大风山地区的沉积体系及寻找优质有效碎屑岩储层具有重要的勘探实践意义。
易定红袁剑英裴明利曹正林张菊梅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下段物源方向勘探意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