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从地方政府创新案例谈我国政府治理路径
- 2014年
-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地方政府创新实践分析,探索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径。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政府治理能力地方政府创新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
- 新常态下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被引量:6
- 2016年
- 2015年以来,中国有五位大学校长陆续进入中央政府部门担任部级领导。"校长(学者)从政"再次将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推上了舆论的焦点。"知识精英"转变为"政界精英",是发达国家政府官员知识化、专业化的惯例,也是中国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要求。目前,中国领导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遇到了新问题,亟须对其进行研究以探寻新的对策。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领导干部队伍发达国家政府交流任职知识精英学习型政府
- “三地人才”特区建设及其对重庆的启示
- 2014年
- 2010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2012年工作要点中主要内容包括人才特区建设、人才项目管理等问题研究。
- 许可
- 关键词:人才管理体系市委组织部项目管理
- “扩权强县”改革的地方试验与路径选择
- 2014年
- 我国六省市"扩权强县"改革坚持了"分批扩权、协调扩权、依法扩权、规范扩权"等原则。我国"扩权强县"改革实践,存在如下问题:部分试点省市县改革思路不清晰、路径不明确;部分省市政府实质性权力下放不够;部分县级政府制定的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全面;部分县级政府业务管理水平低。推进我国"扩权强县"改革,应做好"扩权强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妥善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推进实质性扩权,加强考核和监督,设计科学化的指标体系,强化对县级专业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改革顶层设计政府职能
- 治理地方政府官员“懒政”的对策探讨被引量:12
- 2015年
- "在其位,谋其政",是说公务员担任了政府机关的职务就应该勤政务实,为老百姓服好务。但是,部分官员只会享受官职的俸禄而不问政,这是"为官不为"的懒政。"懒政"这种消极行政的行为受到了舆论的热议与批评,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15年7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是典型的吏治腐败"。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政府官员政府机关吏治腐败老百姓
- 我国扩权强县改革理论观点综述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关于扩权强县改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权强县改革的意义;二是扩权强县改革存在的问题;三是扩权强县改革的推进路径;四是扩权强县改革的注意事项。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
- 治理地方政府官员“懒政”的对策探讨
- 2015年
- “在其位,谋其政”,是说公务员担任了政府机关的职务就应该勤政务实,为老百姓服好务。但是,部分官员只会享受官职的俸禄而不问政,这是“为官不为”的懒政。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政府官员政府机关勤政俸禄
- 提升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方法的探讨——以重庆市县级政府治理实践为例
- 2014年
-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概念,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国家发展能力构建中,治理能力是探索的重点。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政府治理能力市县级社会主义制度三中全会
- 关于释放“人才红利”的公共政策研究
- 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式微。“人”是维持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能动因素。我国面临的国际新环境和国内改革攻坚期使释放“人才红利”的研究成为应对新常态之策的应有...
- 许可
- 关键词:人口红利公共政策
- 文献传递
-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公共性及实现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公共性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公共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中。但近十多年来公共性却有所缺失,如滥用公共权力突击提拔干部、带病提拔干部、买官卖官、权色交易等现象严重。实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性的路径有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制定符合公共利益的人才战略,选拔一心为公的优秀人才,培养公务员的公共治理能力,激励实现公共利益的积极性,预防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等。
- 陈文权许可
- 关键词:人力资源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