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
- 2003年
- 目的:了解出血热各期心脏病受累情况。方法:选择1999年收治的39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各期均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心电图异常24l例,占60.86,其中窦缓162例,占心电图异常的67.2%。此外可见心脏传导阻滞、房早、房囊及ST-T的改变。结论:患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心电图异常率可高达60%以上。可发生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故对HFRS患者应节规全程监测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心脏改变。另外给予保护心脏方面的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 许春杨军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异常心脏病心电图检查
- 120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某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0月从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42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随机选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各60株进行药敏试验。42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株77株,占18.25%。ESBLs阳性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程度最为严重,耐药率均为95%;其次为头孢曲松86.67%,四环素88.33%,对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曲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耐药率也均>60%。ESBLs阴性菌除对四环素耐药率达33.33%以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ESBLs阳性菌对头孢噻肟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显著高于ESBLs阴性菌(P<0.005)。ESBLs阳性菌与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呈高度敏感性,敏感率达100%。
- 许春白玉兰褚云卓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药性微生物抗菌药物
- 血液净化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8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治愈125例,死亡3例。临床治愈患者尿量、血小板(PLT)、血清钠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酐(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血液净化治疗HFRS急性肾衰竭,能明显改善肾功能,稳定机体内环境,降低死亡率。
- 刘洪艳许春王凯朱贺刘祥宁牟玲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净化急性肾功能衰竭
- 肝组织学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筛选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穿刺病理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行肝穿刺,用HAI系统对肝脏组织学进行评分,HAI评分为4分≤得分≤16分者纳入观查组,而得分<4或>16分者被剔除观察组。观察组94例及未肝穿对照组83例采用α1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1次/日×1月,1次/隔日×5月,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经过筛选的观察组94例患者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44.7%)明显高于对照组(24.1%,P<0.01);HAI评分在4分~8分的患者对于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30.0%)与对照组(24.1%)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而HAI评分在8分~12分者及12分~16分者对于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67.7%、65.2%,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差异显著。结论经过肝穿刺病理选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未经肝穿选择的患者,且肝脏组织学评分越高的患者对干扰素的疗效越好。
- 安萍吕丹卞丽王静波曹艳雪张殊娜戴文颖许春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肝组织学肝脏组织学停药后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07年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是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可引起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且具有快速传导耐药性的能力,是临床上引起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给临床抗感染带来很大困难^[1]。因此,如能通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早期判断出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并给予合理治疗,可能会改善其预后^[2]。
- 许春白玉兰褚云卓
-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抗感染ESBL耐药菌感染质粒介导
- 40例经肝组织活检诊断为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09年
-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反复发作或HBV的潜在感染均可能导致肝硬化。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目标是延缓和减少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的长期生存及保证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临床常见早期肝硬化患者常以慢性肝炎就诊,常规检查难以发现肝硬化证据,诊断多由肝组织学确定。为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本研究对40例肝组织活检符合早期肝硬化诊断的病理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 张学峰杨方魏倪赵汝钦许春颜迎春张丽瑶
-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肝组织活检慢性HBV感染者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73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肝穿前1周内行肝功能检测。应用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肝脏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有加重的趋势,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②血清TBA随肝脏炎性反应程度加重,数值有增高的趋势,CHE随肝脏炎性反应程度加重,数值有下降的趋势,且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胆碱酯酶活力有下降的趋势,且各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分级和炎性反应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TBA及CHE在判断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辛晓丽许春崔丽王莹孙建
- 关键词:肝组织病理TBACHE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
-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各期心脏受累情况。方法:选择2002年收治的396例出血热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病人各期均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发...
- 许春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
- 文献传递
- 1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救治体会
- 1999年
- 从1995年1月~1995年12月我们共收治1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例病人中男8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7岁,平均39岁。病原学分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7例(早期内毒素血症3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1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例,病原未明者1例。血清胆红素定量171~375.8μmol/,凝血酶原活动度<40%者7例、41%~50%者3例。有其他并发症者4例,其中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1例病人合并糖尿病及自发性腹膜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人中,1例合并自发性腹膜炎,2例合并肝性脑病。10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 梁艳春鞠莹许春杨方赵兵宋军
- 关键词:肝炎亚急性重症救治
- 成人麻疹203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06年
- 许春唐义生沈广玲王莲
- 关键词:麻疹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