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晓龙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线性及机理模型的种子风传扩散距离预测被引量:3
- 2011年
- 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风洞试验构建的线性模型,与基于沉降速度的机理模型,预测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扩散距离.预测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扩散距离随着风速和种子释放高度的增加显著变远,机理模型预测的种子扩散距离普遍远于线性模型.在风速14 km.h-1和种子释放高度200 cm时,线性模型和机理模型预测的种子最远扩散距离分别为205 m和757 m,分别有0.2%和6.6%的种子扩散超过了200 m.该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具有远距离风传扩散的潜在能力.
- 诸葛晓龙朱敏郭强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风洞试验
- 入侵杂草小飞蓬和钻形紫菀种子风传扩散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种子的风传扩散是菊科入侵杂草的主要扩散方式之一,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和外在环境因子决定了种子扩散格局。从种子释放高度、沉降速度、脱落行为等内在因子出发,研究了两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典型菊科入侵种小飞蓬和钻形紫菀自身的传播特性与风传扩散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飞蓬和钻形紫菀的沉降速度均较小,分别为41.4cm·s-1和30.7cm·s-1,在空中停留时间长,且种子的脱落方式为非随机脱落,脱落概率大致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种子的释放高度在种群内部存在很大的差异,显著影响种子的扩散距离。相比而言,小飞蓬种子的沉降速度大、释放高度高、远距离扩散(>100m)的概率大,扩散距离更远。研究表明了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对种子风传扩散的重要性,也为其他菊科入侵杂草种子风传扩散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诸葛晓龙朱敏季璐崔旭红
- 关键词:入侵杂草沉降速度
- 种群密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可以通过风传播扩散,其地下根茎可以进行无性克隆,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为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及繁殖规律,2006—2008年在杭州下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对自然生长状态下不同密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定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120株.m-2的高密度状况下,植株平均株高高于其他密度,最大的差距为57.6cm;60~80株.m-2的中密度下,茎粗最大,达到10.3mm,比低密度条件下平均值粗2mm;中密度条件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的增长数最多,平均日增长量最多达3.4片;高密度时加拿大一枝黄花最早开花,分别比中密度、低密度条件下提前约8和3d;高密度条件下种子扩散的时间最早,分别比中密度、低密度条件下提前约7和2d;中密度条件下平均每株产生种子数量最多,平均种子量达到77896颗.株-1,且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本研究明确了自然生长状况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及繁殖生长特性,可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沈海超朱敏诸葛晓龙金园庭刘祥超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密度种子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