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水蚀
  • 3篇水蚀风蚀交错...
  • 3篇土壤
  • 3篇风蚀
  • 2篇养分
  • 2篇水分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土壤养分
  • 1篇地表覆盖
  • 1篇典型植被
  • 1篇电子芯片
  • 1篇对比度
  • 1篇扬声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声光控制
  • 1篇生态学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器
  • 1篇水分利用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三门峡职业技...

作者

  • 4篇谢慧慧
  • 3篇樊军
  • 2篇齐丽彬
  • 2篇郝明德
  • 1篇王全九
  • 1篇王建国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0年
运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区别明显,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裸地、农地、苜蓿地、柠条地、撂荒地、长芒草地、荒草地、退化苜蓿地、坡地苜蓿地、坡地撂荒地、坡地农地、梯田农地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0.32~0.82、0.41~2.83、0.74~2.81、0.76~3.07、0.67~2.79、0.51~2.12、0.56~2.05、0.59~1.66、0.42~2.09、0.31~1.86、0.32~1.93和0.41~3.1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幅度以农地(167%~203%)最大,依次为撂荒地(117%~154%)、柠条地(134%)、长芒草地(129%)、苜蓿地(119%~120%)、裸地(94%),最小是退化苜蓿地(92%).裸地和退化苜蓿地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幅度不大,苜蓿地和柠条地月平均土壤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农地在7、8月土壤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且其温度敏感性(Q10)也最大,达1.86.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和全氮主要在水热条件好的7、8月影响土壤呼吸,而在温度与水分条件不优越的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的含量与土壤呼吸强度呈负相关.
谢慧慧樊军齐丽彬郝明德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养分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地利用方式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呼吸与水分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水蚀风蚀交错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实行退耕还林(草)以来,该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在植被类型转变过程中,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特征、影响机制等急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因此,本研究选取几种典型植被,研究土壤呼...
谢慧慧
关键词:环境因子土壤养分水蚀风蚀交错区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生态学测量的通讯控制与显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学测量的通讯控制与显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屏和主控电路板,所述的主控制电路板上还连接有显示器对比度调节电阻和操作按钮及声光控制芯片,声光控制芯片连接有微型扬声器或发光二极管,主控芯片上还连接有...
樊军王全九谢慧慧
文献传递
地表覆盖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人工草地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以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对不同覆盖处理下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以及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探讨了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水分消耗过程。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以显著降低土壤0-6 cm表层温度;同时覆盖可以增加浅层土壤水分含量,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深层水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覆盖处理下的苜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处理,说明苜蓿株间覆盖可以提高苜蓿产量以及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覆盖可以作为该区牧草地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谢慧慧樊军郝明德王建国齐丽彬
关键词:人工草地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