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必梅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针复合异氟醚在全麻手术中镇痛效应的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头针复合异氟醚在全身麻醉中的镇痛效应。方法: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头针加全麻组(简称头针组,下同)和单纯全麻组(简称全麻组,下同)各30例。头针组先行头针麻醉诱导20min,然后行全身麻醉。头针麻醉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组只行单纯气管内全麻。依据对手术开始的切皮和术中抑制交感神经反应2种MAC(the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不同麻醉程度点的观测来评价头针复合异氟醚在全身麻醉中的镇痛效应。结果:头针组及全麻组切皮所需异氟醚MAC分别为0.75、0.88,相差0.13(占15%);术中所需的异氟醚MAC分别为0.95、1.29,相差0.34(占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对肠癌手术切皮刺激疼痛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术中维持也具有一定麻醉镇痛作用。
- 谢健贺必梅
- 关键词:全身麻醉针刺镇痛
- 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03年
- 针刺的最基本的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行气止痛。针刺治疗痛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广泛的适应性。选穴以阿是穴、近端的经穴、远部穴位为主。刺法 :用毫针浅刺 ,得气后 ,可用静留针法 ,亦可用动留针法 ,但持续性针刺刺激是必须的。总之 ,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贺必梅李万瑶
- 关键词: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阿是穴中医痛证
- 头针超前镇痛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
- 目的:探讨头针超前镇痛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做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 人,随机分为2组,头针加硬膜外组(简称头针组,下同)30人和硬膜外组30人。头针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20 分钟即行头针刺激,持续...
- 贺必梅李万瑶
- 关键词:超前镇痛硬膜外
- 文献传递
- 针刺干预腰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腰麻术后尿潴留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54例行腰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在腰麻术后选取双侧府舍、水道行电针治疗,频率2 Hz/50Hz,留针30min,共治疗1次;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不予干预。观察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腰麻后30min至术后第一次自主排尿时间、第一次排尿量,术后排尿通畅、下腹坠胀、排尿不尽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腰麻后30min至第一次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早,且排尿通畅率较对照组高,尿不尽和下腹坠胀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可以明显缩短腰麻术后自主排尿时间,促进膀胱排尿反射的恢复,具有促进排尿、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作用。
- 贺必梅潘飞鹏张森森
-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针刺腰麻
- 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椎管内麻醉的骨科手术患者共230例。前瞻性分析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30例椎管内麻醉骨科手术术后患者中,48例出现术后尿潴留。单因素分析示年龄、麻醉前尿液排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麻醉用药量、术后镇痛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麻醉方式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麻醉药量≥11.25 mg、术后镇痛等均为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其中麻醉前尿液排泄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是多因素造成的一种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表现,围手术期适当的管理(尽量减少麻醉药量、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补液量、术前尽量排空尿液)可以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 贺必梅潘飞鹏
-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椎管内麻醉
- 全麻中头针镇痛效应及对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
- 本研究对头针的有关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和发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探讨了头针的作用机理。但关于头针镇痛效应的定量研究和头针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至今仍鲜有相关的报道。
本研究在对古今各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对一组择...
- 贺必梅
- 关键词:全身麻醉针刺麻醉氧化应激
- 文献传递
- 蜂针严重过敏反应的原理与处理措施被引量:4
- 2017年
- 蜂针对许多疑难病有良好的疗效是养蜂界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蜂针过敏反应也是大家所惧怕而又要面对的情况。蜂针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发热、瘙痒、阿瑟性反应(皮疹类)、表皮痛、淋巴结肿大等多种形式,其中前两项是最严重的过敏反应之一。如不加注意,甚至会使被蜂针者出现不可救治的情况。故本文意在分析严重蜂针过敏反应现象,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 贺必梅周颖芳李万瑶
- 关键词:过敏反应蜂针过敏性休克淋巴结肿大疑难病
- 头针对围手术期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能力的观察
- 目的:探讨头针对围手术期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
方法:选择需做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2人,随机分为2组,头针加全麻组(简称头针组,下同)26人和单纯全麻组(简称全麻组,下同)26人.头针组患者先行头针麻醉诱导20...
- 贺必梅李万山招伟贤高巨
- 关键词:针刺麻醉氧化应激围手术期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
- 文献传递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TCI在全麻中镇痛效应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靶控输注(TCI)在全麻中镇痛效应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TCI组(简称复合组)和单纯TCI组(简称TCI组),每组30例。复合组患者先行经皮穴位电刺激麻醉诱导30 min,然后行TCI静脉全身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TCI组单纯行TCI静脉全身麻醉。通过对全麻药血浆靶控浓度的影响,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镇痛效应。同时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术中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复合组及TCI组患者术中平均所需的丙泊酚量分别为226.67 mg及272.22 mg,平均所需的芬太尼量分别为0.11 mg及0.14 mg,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复合组切皮前后心率、血压的波动均较TCI组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术中具有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可相对减少17%丙泊酚用量及14%芬太尼用量;同时,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手术切皮对患者所致的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并可加快患者的苏醒。
- 贺必梅杨博
- 关键词:针刺镇痛原理经皮神经电刺激针药复合麻醉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TCI在全麻中镇痛效应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 TCI 在全麻中镇痛效应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60人,随机分为2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 TCI 组(简称实验组,下同)和单纯 TCI 组(简称对照组,下同),每...
- 贺必梅李万瑶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TCI镇痛效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