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爱红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流
  • 2篇血流量
  • 2篇粘膜
  • 2篇粘膜血流
  • 2篇粘膜血流量
  • 2篇外伤
  • 2篇外伤后
  • 2篇胃粘膜
  • 2篇胃粘膜血流
  • 2篇胃粘膜血流量
  • 2篇泌酸
  • 2篇脑外伤
  • 2篇脑外伤后
  • 1篇胃泌酸
  • 1篇和胃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贺爱红
  • 1篇李兆申
  • 1篇湛先保
  • 1篇魏绍华
  • 1篇许国铭

传媒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外伤后胃粘膜血流量、胃泌酸变化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观察大鼠重度脑外伤后胃不同时间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泌酸变化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关系。方法:将4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伤后30min组、1h组、2h组、4h组、8h组及16h组;采用液压打击脑外伤动物模型装置,制出重度颅脑伤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的GMBF、胃液pH值及粘膜损伤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致伤后30min组GMBF明显升高(P<0.01),1h组GMBF明显降低(P<0.01);伤后30min组胃液pH明显降低(P<0.01),随后逐渐增高,伤后16h组胃液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外伤1h后,胃粘膜损伤指数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结论:大鼠重度脑外伤后,GMBF一过性增高后明显降低,胃液pH明显降低后逐渐升高,胃粘膜损伤指数逐渐增加。
魏绍华魏绍华李兆申贺爱红李兆申
关键词:脑外伤胃粘膜血流量
脑外伤后胃粘膜血流量和胃泌酸变化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观察大鼠重度脑外伤后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mucosalbooldflow,GMBF)、胃泌酸随时间变化及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关系。方法:将4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伤后30min组、1h组、2h组、4h组、8h组及16h组;采用液压打击脑外伤动物模型装置,制出重度颅脑伤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的GMBF、胃液pH值及粘膜损伤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致伤后30minGMBF明显升高(P<001)、1hGMBF明显降低(P<001);伤后30min胃液pH明显降低(P<001),随后逐渐增高,伤后16h胃液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致伤后随时间延长,胃粘膜损伤指数逐渐增高。结论:大鼠重度脑外伤后,GMBF一过性增高后明显降低;胃液pH明显降低后逐渐升高;胃粘膜损伤指数逐渐增加。
魏绍华贺爱红李兆申湛先保许国铭
关键词:脑外伤胃粘膜血流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