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世成

作品数:59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聚丙烯
  • 35篇丙烯
  • 23篇成核
  • 20篇成核剂
  • 10篇等规
  • 10篇等规聚丙烯
  • 9篇乙烯
  • 8篇熔体
  • 7篇Β晶
  • 6篇聚乙烯
  • 6篇高分子
  • 5篇堵水
  • 5篇支链
  • 5篇制备及性能
  • 5篇熔融
  • 5篇熔体强度
  • 5篇酸盐
  • 5篇接枝
  • 5篇晶型
  • 5篇分子量

机构

  • 58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上海化工研究...
  • 3篇上海化工研究...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歌尔股份有限...
  • 1篇北方华锦化学...

作者

  • 59篇赵世成
  • 33篇辛忠
  • 14篇石尧麒
  • 11篇周帅
  • 3篇王卫霞
  • 3篇孟鑫
  • 3篇郭旭虹
  • 3篇岑莲
  • 3篇俞欣
  • 3篇孙士宝
  • 2篇姜昌泉
  • 2篇余世炯
  • 2篇李莉
  • 2篇刘霞
  • 2篇王义明
  • 2篇徐菊美
  • 2篇王菲
  • 2篇周军
  • 2篇陈荣志
  • 2篇洪成

传媒

  • 8篇工程塑料应用
  • 7篇石油化工
  • 5篇中国塑料
  • 3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塑料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以7#白油为油相,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壳聚糖(CS)为交联剂,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聚丙烯酰胺CS/P(AM-AMPS)微球,通过绘制三元相图,确定了反相微乳液体系组成:油相为60.0%,水相为25.0%,乳化剂为15.0%,CS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0.2%和0.3%。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Zeta纳米粒度仪表征微球形貌结构,研究了CS/P(AM-AMPS)微球的耐剪切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微球呈现较为均匀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00 nm左右,在多次剪切作用下,P(AM-AMPS)微球黏度仅能保持初始黏度的50%,而CS/P(AM-AMPS)微球黏度可以达到初始黏度的80%,其耐剪切性能更强;同时CS/P(AM-AMPS)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温可达200℃以上。
宣雅妮唐凡吕伟庄力齐赵世成
关键词:壳聚糖堵水调剖流变学聚丙烯酰胺
两种羧酸盐成核剂的制备及其对聚丙烯的成核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合成了两种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聚丙烯(iPP)α晶型成核剂二环[2.2.1]庚-5-烯-2,3-二羧酸钠(NA1)和二环[2.2.1]庚烷-2,3-二羧酸钠(NA2),研究了其在iPP中的成核效果。首先,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LM)分别考察了两种成核剂对i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1和NA2的含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时,iPP的结晶峰值温度分别提升了14.5℃和16.0℃。同时,两种成核剂都能够明显细化iPP球晶尺寸。其次,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XAD)对成核iPP进行了表征,两种成核剂都诱导iPP产生了α晶型,说明均为α晶型成核剂。然后,对成核iPP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两种成核剂用量的增加,i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当NA1和NA2含量为0.05%时,成核iPP的拉伸强度较纯iPP分别提升了4.6%和8.6%,弯曲模量分别提升了8.2%和21.7%;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张泽文朱恩赐张熙祥魏丽娟赵世成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等温结晶动力学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包含:聚乙烯100重量份、增容剂1‑6重量份、...
杜悦倪烨铭张东媛赵世成武志军张帅帅崔红跃朱媛李德军
长支链聚丙烯诱导β晶成核效应
2015年
利用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苯乙烯接枝型长支链聚丙烯(PP-g-VS/St)在剪切和快速降温过程中可以诱导形成β晶聚丙烯这一优势,研究了PP-g-VS/St在注塑加工过程中作为高分子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结晶温度、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的结晶温度、β晶相对含量和力学性能随着PP-g-VS/St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P-g-VS/St的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时,改性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相对于纯iPP提高约10℃,β晶相对含量达32.8%,冲击强度、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相对于纯iPP提高了355.3%、53.8%和15.9%。这些结果为聚丙烯高分子β晶型成核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周帅辛忠王卫霞赵世成石尧麒
关键词:Β晶成核剂长支链聚丙烯力学性能
一种聚丙烯加工改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加工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丙烯原料、添加剂和成核剂混合,并加工成所需形状的聚丙烯型材;(2)对所述聚丙烯型材进行拉伸取向加工,获得改性后的聚丙烯制品;其中,所述聚丙烯原料选自聚丙烯或聚丙...
赵世成 朱恩赐
一种扩链成核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链成核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是将包括原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过氧化物和成核剂的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投入挤出机中进行扩链成核改性,制得扩链成核PBS;其中,各组分重量份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0份,...
赵世成张震 陈怡杰 姜莱
基于科教融合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实验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为促进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对胶体化学及纳米材料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引入教学,利用光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并通过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在聚苯乙烯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电解质链,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该实验利用动态光散射表征所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粒径、分散性及表面带电性等性质及其对盐浓度、pH的依赖性。该实验旨在通过科教融合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形成严谨规范的科学思维,进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王义明周长路赵世成郭旭虹
关键词:轻化工程实验教学科教融合
高性能聚烯烃多尺度结构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辛忠叶晓峰肖明威石尧麒赵世成余世炯
该技术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高性能聚烯烃是生产高质量管材、薄膜、大型吹塑中空容器及高透明光学器件等制品的主要材料。但国内聚烯烃合成、加工技术落后导致高性能产品缺乏,长期大量进口。根本原因是生产高性能聚烯烃的聚合催化剂和加...
关键词:
关键词:聚烯烃催化剂
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成核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过程中的结晶温度,当HPALa添加量(W(HPALa),占iPP的质量分数)为0.20%时适宜的结晶温度为135℃,当W(HPALa)=0.05%时适宜的冷却速率为20~40℃/min。HPALa卢晶成核剂可同时改善iPP的刚性和韧性,当W(HPALa)=0.50%时,成核iPP在室温(25℃)下冷却结晶,与空白iPP相比,常温(23℃)抗冲强度提高了220%,弯曲模量提高了15%,拉伸强度提高了3%;当W(HPALa)增至1.0%时,成核iPP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郭小静赵世成辛忠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成核效应
有机磷酸盐成核剂粒径对PP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调控反溶剂法中的转速、反溶剂与溶剂配比、溶液浓度等条件制备了不同粒径的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40)成核剂,考察了NA–40粒径对等规聚丙烯(i PP)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研究了NA–40粒径对i PP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40粒径的增加,NA–40对i PP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变弱。NA–40平均粒径为(17.7±2.2)μm时,i PP/NA–40–1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与纯i PP相比,分别提高了44.5%,20.5%和8.3%,相应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所降低;当NA–40平均粒径为(52.6±1.1)μm时,i PP/NA–40–4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增幅分别降至16.8%,2.3%和6.4%。在较低的降温速率下,NA–40粒径对结晶峰值温度(Tc)的影响不明显,提高降温速率对Tc的影响开始显现。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NA–40形貌发现,NA–40呈棒状,加工过程影响NA–40粒径,但对NA–40形貌没有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NA–40在i PP熔体中的分散性,粒径较小的NA–40能够均匀分散在i PP熔体中,而粒径较大的分散性差,大大降低了NA–40的有效成核浓度,影响了NA–40对i PP力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的改善作用。
张恰赵世成石尧麒辛忠周帅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力学性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