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骨
  • 2篇牙颌
  • 2篇牙颌面
  • 2篇牙颌面畸形
  • 2篇牵张
  • 2篇牵张成骨
  • 2篇缺损
  • 2篇颌骨
  • 2篇颌面
  • 2篇颌面畸形
  • 2篇面畸形
  • 2篇畸形
  • 2篇矫治
  • 2篇骨缺损
  • 1篇新骨
  • 1篇新骨形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赵亮
  • 4篇周诺
  • 2篇梁飞新
  • 2篇韦山良
  • 1篇欧阳晖
  • 1篇孙晋虎
  • 1篇覃迪生

传媒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牵引成骨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各类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常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所难以矫治的牙颌面畸形 8例 ,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 ,其中包括上颌发育不全 (3例 )、半侧颜面发育不良 (4例 )、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引发小颌畸形 (1例 ) ,采用自制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者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结果 :8例患者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 ,取得了良好成骨效果 ,无骨创感染 ,并使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得到满意矫治 ,平均随访 2 7个月 ,矫治效果稳定 ,无复发。结论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 。
周诺韦山良覃迪生梁飞新赵亮
关键词:牵引成骨矫治牙颌面畸形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缺损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牵张成骨和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28只犬随机分为牵引组和直接延长组各12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在牵张第6天,固定2周、固定8周时两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牵张区新骨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比较VEGF、IGF-1的表达。结果下颌骨牵张组和直接延长组VEGF、IGF-1均呈高水平表达,牵张6 d和牵张2周时,牵张组VEGF的表达较直接延长组增高(P<0.05),而IGF-1的表达则在牵张固定2周时牵张组较直接延长组增高(P<0.05),两者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下降。结论VEGF、IGF-1可能共同参与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的形成。
周诺赵亮梁飞新韦山良
关键词:牵张成骨骨缺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未手术成人腭裂患者颅面形态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应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未接受手术修复的成年腭裂患者(年龄为16~27岁)颅面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探讨腭裂对颌骨发肓的影响。方法:用X线头影测量机获取15例(男7例,女8例)未手术成年腭裂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联合采用Downs和Steiner分析法进行定点测量分析,测量结果均值与广西正常成年人群牙颌资料进行比较,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手术修复成人单纯腭裂患者上牙槽座角SNA,上颌体长度ANS-Ptm(FH),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的均值与正常颌比较均变小,而Po-NB距与正常组比较则变大,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未手术成年腭裂患者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骨前后向发育不足,垂直向发育未受影响;前颅底和下颌骨发育正常,而下牙槽突代偿性后缩可导致成年腭裂患者的假性颏前突。
周诺孙晋虎欧阳晖赵亮
关键词:腭裂X线头影测量颅面形态
促进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赵亮周诺
关键词: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牙颌面畸形颌骨缺损矫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