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结石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取石
  • 1篇胆囊管
  • 1篇胆囊管结石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囊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胆总管探查

机构

  • 4篇武警安徽省总...

作者

  • 4篇赵亮
  • 4篇梁久银
  • 4篇徐文俊
  • 3篇李凯琅
  • 2篇但震宇
  • 2篇侯辉
  • 2篇李勇
  • 1篇鲍恩武
  • 1篇李淑雯
  • 1篇范育林
  • 1篇李溆文
  • 1篇李凯朗

传媒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吸引器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李凯琅梁久银李淑雯赵亮徐文俊
关键词:吸引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
自拟清胰汤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拟清胰汤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16 8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 ,试验组 90例在对照组常规非手术方法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结果 :治疗 72h后 2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P <0 .0 1) ;且试验组治愈天数、肛门排便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常规非手术方法基础上加用清胰汤 。
但震宇梁久银范育林李凯琅侯辉李勇徐文俊赵亮
关键词:清胰汤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肛门排便白细胞计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及胆囊管结石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 1992-2005年间收治的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病人术前经B超、MRI、 ERCP检查确诊后,均经再次手术治愈。残株胆囊结石2例;残株胆囊管结石6例,其中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行残余胆囊切除术,6例行残株胆囊管切除、其中4例附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和/或取石、T型管引流。随访1.1-13年,效果良好。结论判断失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过长的炎性及畸形的胆囊管残留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管结石的主要原因;其症状和体征类似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管结石时可有黄疸;B超、CT、ERCP等检查可确诊;再次手术切除(或取出)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娴熟的腹腔镜技术、术中胆道造影、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以及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鲍恩武梁久银李凯朗徐文俊李溆文赵亮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改进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方法可行性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改进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改剑突下孔(B孔)横行切口为纵行。不必将纤维胆道镜列为必备器械。常规胆道取石钳及取石网蓝可直接进入胆道取石,必要时探子经B孔进入胆道下段扩张Odd i括约肌,其余方法与常规相同。结果:31例中1例疑探子“穿破”胆道下段而中转开腹,经查无误后T管引流。2例术后出现胆漏,经引流5d治愈。平均住院7d。4周后造影拔管。30例均无残石。结论:改进的胆总管探查方法不需特殊器械,操作简便、易行、安全。
梁久银李凯琅但震宇侯辉李勇徐文俊赵亮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取石T管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