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峥
- 作品数:55 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氯丙嗪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奥氮平组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一般病理分均低于氯丙嗪组,奥氮平组生活质量除生活条件维度外,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氯丙嗪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优于氯丙嗪。
- 赵峥严芳冯砚国王长虹
- 关键词:奥氮平氯丙嗪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相关细胞因子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首发Ⅰ型 (以阳性症状为主 )、Ⅱ型 (以阴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及白细胞介素 13(IL -13)水平的变化。 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 30例 ,其中Ⅰ型组 17例 ,Ⅱ型组 10例 ,混合型 3例 ;健康对照者 2 8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对血浆IL- 6、sIL -6R及IL -13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及sIL- 6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血浆IL -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Ⅱ型组患者的IL- 6及sIL- 6R水平均比Ⅰ型组高 ,其中Ⅱ型组患者IL 6显著高于Ⅰ型组 ,Ⅱ型组患者血浆IL 13水平显著低于Ⅰ型组 ;未发现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浆IL -6、sIL -6R及IL -13之间的相关性。 结论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IL- 6、IL -13水平异常 ,血浆IL- 6水平升高、IL- 13水平降低可能是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性免疫学指标之一。
- 李晏贾福军李恒芬王长虹赵峥张红亚郭新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离家出走中学生行为分析
- 1996年
- 离家出走中学生行为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53002)李淑英,赵幸福,赵峥,卢红中学生离家出走近年来时有发生,本研究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和国际上通用的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对离家出走的中学生进行评定分析。对象和方法一、对象系新乡...
- 李淑英赵幸福赵峥卢红
- 关键词:中学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 D-3、ICD-10诊断标准60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用PAN SS、CG I、TESS、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用量分别为22.68±4.91m g/日、3.94±1.43m g/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76.67%,治愈率分别为53.33%和50.00%;两组患者PAN SS量表总分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比较(P>0.05);PAN SS量表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症状全面有效,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 冯砚国阎喜英赵峥王东平王世贵李予春王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疗效
- 米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8例,2组均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6、8周末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为73.7%,总有效率86.8%,对照组分别为42.1%、60.5%,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77、6.78,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对照组为26.3%,2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同期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对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具有增效作用;米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
- 赵峥程哲程传宝
-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米氮平喹硫平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sIL-6R及IL-13水平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IL 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6R)及白细胞介素 13(IL 1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2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 6、sIL 6R及IL 1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 [ ( 20. 18±2. 59)pg/ml]及sIL 6R[ (33. 87±16. 5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而血浆IL 13 [ (16. 15±11. 98)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 (24. 41±18. 26)pg/ml] (P<0. 05);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的IL 6[ (21. 04±1. 72)pg/ml]及sIL 6R[ (32. 83±15. 72)pg/ml]水平均高于阳性组,其中阴性组患者IL 6显著高于阳性组[ (18. 28±3. 22)pg/ml] (P<0. 05),阴性组患者血浆IL 13[ (12. 72±9. 01)pg/ml]水平显著低于阳性组[ (19. 82±7. 83)pg/ml] (P<0. 05);未发现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浆IL 6、sIL 6R及IL 13之间的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 6、IL 13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血浆IL 6水平升高、IL 13水平降低可能是阴性症状为主患者的特征性免疫学指标之一。
- 李晏王长虹贾福军赵峥冯砚国张红亚郭新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浆IL-6SIL-6RIL-13
- 奎硫平治疗临床观察(二) 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对67例患者(病例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连续观察12周,其中利培酮组32例,奎硫平组35例,另选择正常对照组32名。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测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及记忆商数(MQ)受损较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300电位成分中P2、N2及P3潜伏期明显延长,P2及P3波幅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奎硫平组及利培酮组患者治疗后WMS的再认、联想、理解及MQ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WMS各项目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P300各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相当。
- 王长虹李晏王来海潘苗赵峥穆俊林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P300电位奎硫平利培酮
- 利培酮与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体重影响的比较
-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病例均为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河南省精神病院精神科住院的首次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 孙富根董瑞兰赵峥王云
- 文献传递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复发干预的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其抗复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临床痊愈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教育组患者及家属在患者住院康复期和出院后的1a中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一般性随访,不做专门健康指导;经1a的随访观察,分别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教育组出院后1a随访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教育组PANSS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教育组和对照组1a复发率分别为11.5%(6/25)和32.0(1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 赵峥范茂林刘康洪郭雪峰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属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复发率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接受健康教育对其子女疾病复发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接受健康教育对其子女疾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1-01/12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及他们的父/母。对111例首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教育组患者父/母在患者住院和出院后的3年中有计划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预约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不做专门健康指导;2组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每次随访时均评定两组的遵嘱服药率、按时复诊率,每年进行1次自编的治疗依从性量表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由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共30项,及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组成)。复发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的联想散漫、幻觉行为、猜疑、装相和作态及不寻常思维内容评分,1项≥5分和2项≥4分,或疾病症状再次出现必须住院治疗者。结果:纳入教育组56例,对照组5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教育组出院后督导患者服药、开展社会功能锻炼、定期复诊、定期查血,心、肝功能、如有不适及时复诊、适度表达情绪等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各随访期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结果比较:教育组第1,2,3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52±3.51,42.56±4.81;40.92±9.45,45.18±9.40;44.14±6.46;53.28±9.21,P<0.05或P<0.01)。③两组3年复发率比较:教育组第1,2,3年复发率及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1%,31%;20%,36%;50%,29%;80%,96%)。结论:对父母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或治疗依从性,降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降低3年内复发率,对父母实施健康教育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抗复发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 张长军李冲杨福收杨瑞兰赵峥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人依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