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敦华

作品数:169 被引量:78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3篇哲学宗教
  • 19篇文化科学
  • 10篇历史地理
  • 7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77篇哲学
  • 22篇西方哲学
  • 16篇中国哲学
  • 16篇主义
  • 15篇宗教
  • 14篇黑格尔
  • 11篇基督
  • 10篇唯物
  • 10篇文化
  • 10篇基督教
  • 8篇道德
  • 8篇马克思哲学
  • 8篇马克思主义哲...
  • 7篇意识形态
  • 7篇哲学史
  • 7篇政治哲学
  • 7篇进化论
  • 6篇圣经
  • 5篇心理学
  • 5篇学科

机构

  • 164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64篇赵敦华
  • 3篇江立成
  • 1篇郭贵春
  • 1篇刘素民
  • 1篇张曙光
  • 1篇冯俊
  • 1篇鞠实儿
  • 1篇谢地坤
  • 1篇俞吾金
  • 1篇赵剑英
  • 1篇张能为
  • 1篇朱平
  • 1篇李秋零
  • 1篇孙周兴
  • 1篇景海峰
  • 1篇尚杰
  • 1篇彭永捷
  • 1篇任平
  • 1篇甘绍平
  • 1篇陈学明

传媒

  • 17篇北京大学学报...
  • 14篇哲学研究
  • 13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外国哲学
  • 5篇江海学刊
  • 5篇学术研究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中国高校社会...
  • 3篇哲学动态
  • 3篇河北学刊
  • 3篇复旦学报(社...
  • 3篇探索与争鸣
  • 3篇学术月刊
  • 3篇中国哲学年鉴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新视野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新华文摘
  • 2篇学术交流
  • 2篇求是学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质”的观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嬗变被引量:12
2004年
本文在考察西方哲学史上“物质”观念的演变历程基础之上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观念的发展加以阐释 ,以“物质”的观念为例 ,说明西方哲学史上的Being及其相关的范畴的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的产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赵敦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黑格尔的法权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两种政治哲学观念的交锋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把黑格尔对法权制度的历史经验阐述从辩证逻辑体系中抽象出来,展开了黑格尔对现代社会国家合理性的哲学论证,并为理解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笔记准备条件。本文分析出马克思的笔记中逻辑学批判、政治批判和经验批判的三重要素,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冲突集中于"中介"是否能够调和矛盾的问题。本文在强调马克思对革命民主主义论证的同时,也分析了他当时不成熟的思想带来的误解,并指出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最终发现了私有制是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基础,由此开始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赵敦华
关键词:现实性市民社会费尔巴哈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被引量:23
2003年
本文在"轴心时代"的背景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如何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首先精神所做的贡献。他们之间的可比性表现在三个:德性的统一性,首先的知识性和德性的普遍性。
赵敦华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德性
试论国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被引量:3
2006年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惟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在西学东渐占主流地位的100年中,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妙顾自然”为核心思想的“国学”,迎来了“西被”充满了“竞争”与“征服”思想的西方文化的时机。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赵敦华
关键词:国学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根本恶、伪善与平庸之恶
2023年
二战之后,对纳粹德国大屠杀罪行的反思引起了深入而复杂的思考。人们一直有一种看法,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考“如何过善的生活”。然而,人们也开始思考“如何避免罪大恶极对人类的伤害”的问题,这些思考可被称为“后奥斯维辛哲学”。直接触发“后奥斯维辛哲学”的事件是1961年4月11日至1962年5月29日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法庭对纳粹党卫军上校艾希曼提出“反人类罪”的公诉并判处其死刑。这场“世纪审判”的司法程序早已画上句号,艾希曼案件对人心的拷问却没有结束。
赵敦华
关键词:反人类罪司法程序奥斯维辛大屠杀公诉
哲学研究要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学术研讨会观点摘要被引量:4
2006年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关于问题研究的呼声日渐强烈。就哲学研究而言,“问题”表现为既有理论不断变化的实践的矛盾、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也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矛盾等;而问题的发现往往意味着学术的创新和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学术界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学术研讨会于5月在黄山市召开。会议致力于从全球化和中国的发展现实以及国际学术视野,捕捉、探讨真正的哲学问题,反思当前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有效地推进新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与创新。对本刊来说,这次会议也是纪念《学术界》创刊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文是在大部分与会代表发言基础上整理而成,观点标题(黑体)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阅,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其中部分学者发言的相关论文将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近期刊出。
赵剑英衣俊卿俞吾金欧阳康任平赵敦华郭贵春鞠实儿张曙光张能为赵汀阳甘绍平尚杰孙周兴谢地坤彭永捷景海峰陈学明陶富源冯平李德顺胡大平朱士群朱平
关键词:中国哲学研究逻辑矛盾
当下中国哲学的进步性和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简要回顾我所指的"当前中国哲学"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的19世纪80年代的哲学研究。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哲学在那些岁月的历程,回顾一下在这个时期之前的中国当代哲学是有必要的。当代中国哲学初登时代舞台之时便表现出...
赵敦华
关键词:特殊主义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哲学意识形态问题比较哲学
文献传递
基督教哲学在中国理论和实践的考察被引量:1
2005年
赵敦华
关键词:基督教哲学希腊哲学哲学家聪明人犹太教
中西哲学术语的双向格义——以《论语》为例被引量:7
2003年
赵敦华
关键词:《论语》中国哲学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大哲学和世界哲学
<正>一、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这一概念指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也包括在中国、或用中文所研究的一切哲学,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哲学。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中国哲学”区别为“中国底哲学”(Chinese ...
赵敦华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