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淇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源汇指数的沈阳热岛效应被引量:18
- 2013年
- 基于2001和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识别沈阳城市热岛源区和汇区,利用地表温度(LST)、源区和汇区面积比率指数(CI)和热岛强度指数(LI),评价分析了沈阳土地利用发展布局模式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0年,沈阳三环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导致热岛源、汇区面积变化明显,且主要发生在二环和三环.2001年,一环内热岛源、汇区面积比例分别为94.3%和5.7%,三环内分别为64.0%和36.0%;2010年,其比例在一环内分别为93.4%和6.6%,三环内分别为70.2%和29.8%,说明10年来"摊饼式"土地利用布局决定了沈阳热岛效应的"摊饼式"布局.研究期间,沈阳地表温度从一环至三环均呈递减趋势,热岛效应强度在2001年以单一中心为主,至2010年发展为多中心态势,热岛效应强度等级有所降低.从一环至三环,CI绝对值均呈增加趋势,LI值均小于1,说明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对改善区域热岛效应没有明显作用.
- 李丽光许申来王宏博赵梓淇蔡福武晋雯陈鹏狮张玉书
- 关键词:地表温度
- 鞍山城市热岛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利用1958—2012年鞍山市区、郊区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及鞍山市统计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鞍山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发展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鞍山地区月热岛强度呈波动分布,月平均热岛强度为0.72—1.39℃之间;最大热岛强度出现在12月,最小热岛强度出现在8月。1958—2012年鞍山地区热岛强度呈上升的趋势,增加趋势为0.19℃/10 a。鞍山地区年热岛强度与年平均低云量和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年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日照百分率呈负相关。年平均热岛强度与城市人口数量、建成区面积、绿地面积和工业生产总值均呈二次曲线关系。鞍山地区年热岛强度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序为:年平均气温>年日照百分率>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总云量,年热岛强度与城市化指标的关联序为:人口数量>建成区面积>绿地面积>工业生产总值。
- 董国平姜鹏赵梓淇安娟贾越董巍戴萍
- 关键词:热岛强度
- AMSR-E数据参数化法反演液态云水路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液态云水路径是气象学和云雾物理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定量测量对气候变化及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AUQA卫星携带的微波成像仪AMSR-E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确定微波极化通道亮温与大气含水量ω的关系,并改进双极化参数法.结果表明:利用AMSR-E的89.0 GHz和36.5 GHz微波极化通道亮温数据可直接反演液态云水路径,并可依据MODIS反演的大气含水量ω将反演分辨率估算至1 km.反演结果与MODIS云图路径吻合,与NCEP 1°×1°的6 h液态云水路径垂直积分总含量资料进行对比,表明反演结果误差小于0.04 kg·m^(-2).
- 王颖李国春高阳华杜钦赵梓淇
- 关键词:微波遥感AMSR-EMODIS
- 东北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影响因子的比较被引量:20
- 2013年
- 采用1961-2012年东北三省53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利用SVD法得出影响东北冬季气温的主要因子。分别从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用偏相关法分析了各因子对东北冬季气温独立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冬季气温以全区一致异常为主,气温显著上升;东北冬季气温主要影响因子是北极涛动、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年际尺度上,北极涛动和东亚冬季风适合描述东北中、北部的冬季气温。西伯利亚高压与东北南部冬季气温关系密切;年代际尺度上,北极涛动适合描述东北冬季气温。
- 房一禾周放张运福赵梓淇沈秋宇王乙舒王春学
- 关键词: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
- FY-3A卫星数据在辽宁西部地区旱情监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农业旱灾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FY-3A卫星的MERSI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MERSI数据与MODIS数据结合,利用单通道普适算法计算陆地表面温度(LST),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陆地表面温度(LST)结合构建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空间计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反演了2009年辽宁西部地区的土壤湿度状况。利用气象站点采样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发现TVDI与实测土壤湿度数据显著相关,能很好地反映表层土壤湿度。并结合往年作物产量数据进行灾害评估,计算出的作物产量与干旱胁迫下的实际产量的误差在10%以内。表明该方法对辽西地区的作物产量评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赵梓淇李国春姜鹏张泽秀王颖
- 关键词:地表温度旱情监测
- FY-3A/MERSI数据在重庆市伏旱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利用FY-3A/MERSI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对2010年夏季重庆地区干旱进行监测,并结合综合干旱指数CI,建立了新的拟合干旱指数(VSWIC)。反演结果与全市同期170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土壤湿度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Y-3A/MERSI卫星资料能够客观反映重庆地区旱情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发展过程,植被供水指数和对应实地观测的10、20 cm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其中VSWI和10 cm深度处的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更为稳定。利用FY-3A卫星资料进行重庆地区干旱监测是可行的。
- 王颖李国春高阳华杨世琦赵梓淇
- 关键词:干旱监测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辽宁地表温度反演及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以辽宁地表温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利用FY-3A/MERSI数据,并结合MODIS影像1000 m分辨率数据,反演了2009年和2010年4—9月10个时次晴空或局部晴空时的地表温度。结果表明:计算验证模型反演精度与同期NASA所发布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精度相当,其结果与相关56个气象站点的实际观测数据一致。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可获得较合理的地表温度反演结果;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地表温度的高低在相同时间内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期内,林地、水田、旱地和建设用地的NDVI与地表温度具有负相关性。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表征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关系。
- 姜鹏纪瑞鹏冯锐武晋雯于文颖王宏博赵梓淇张玉书
- 关键词:MERSI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
- 辽宁省城郊霾日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根据站点位置、城郊站间距离、资料累积时间、资料连续性等对辽宁省61个气象站进行筛选,进而分为城区站、近郊站、远郊站和乡村站4类。利用辽宁省1980—2013年每日02时、08时、14时和20时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逐日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辽宁省城郊霾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区、近郊和远郊月霾日变化与全省霾日变化均呈W型波动。平均月霾日近郊最高,为7.6 d,近郊和城区(6.8 d)明显高于远郊(4.9 d)和乡村(2.3 d)。四季相比,近郊季霾日最高,春夏秋冬分别为14.6 d、22.1 d、22.9 d和31.7 d,其次是城区、远郊和乡村。1980—2013年,城区、近郊、远郊和乡村年霾日与全省平均年霾日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城区最明显,其趋势率为-9.9 d/10 a,而近郊趋势率仅为-0.1 d/10 a。全省平均年代霾日呈微弱的递减趋势。城区年代霾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近郊和远郊年代霾日呈波动中下降趋势。空间变化上,月、季、年和年代霾日空间变化较大,均呈多中心的空间变化态势,霾日大值中心和低值中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是变化的。霾日第1和第2大值中心均出现在沈阳站和苏家屯站以及辽阳县站等城区站和近郊站,而霾日低值中心多为远郊站。霾日时空变化表明,近郊霾污染更为严重。城区、近郊和远郊典型代表站年霾日变化较大,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 李丽光丁抗抗王宏博赵梓淇赵先丽陈刚董国平
- 关键词:远郊
- 基于TM/ETM^+数据的沈阳市各区城市热岛特征被引量:17
- 2015年
- 应用2001年8月和2010年8月Landsat TM/ETM+数据,计算沈阳市区及三环内各区的地表热岛强度(SUHI),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热岛源汇特征提取源汇信息,分析SUHI与土地利用类型、热岛源汇面积及边界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年沈阳市区的中等热岛强度以上区域主要集中在三环内和苏家屯区,强热岛地区主要出现在铁西区和皇姑区;2010年中等以上热岛强度地区,与城区发展相一致,主要向西南,南面扩展,弱热岛、中等强度和强热岛地区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城市热岛强度与NDVI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NDB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热岛源在区域内的面积比重与中等强度以上热岛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源汇边界长度与弱热岛和中等热岛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 王宏博李丽光赵梓淇蔡福武晋雯许申来姜鹏
- 关键词:TM数据城市热岛
- 沈阳市区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
- <正>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2010年年末沈阳市总人口为719.6万人,年平均温度为7.2℃[1]。1.2数据来源及预处...
- 赵梓淇李丽光王宏博赵先丽姜鹏温日红丁抗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