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炬明 作品数:81 被引量:2,109 H指数:26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福特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更多>>
打开黑箱:学习与发展的科学基础(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二 被引量:96 2017年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系列研究的第二篇,主要探讨这场改革的科学基础。这场改革有四大基础:了解大脑、了解学生、了解认知、了解学习,分别代表脑科学与神经科学、青春期大学生发展研究、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学习心理学与学习科学。在简要介绍这四个领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它们对这场改革的贡献和意义。由于原文较长,故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发表。上篇主要介绍脑科学和和青春期大学生发展,并讨论它们对SC改革的贡献和意义。其余两部分将在下篇介绍。 赵炬明关键词:脑科学 神经科学 本科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教学改革 发展院校研究,建设现代大学 被引量:8 2005年 院校研究是把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以提高和改进高校管理工作为基本目标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偏重于自我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不泛指高校的一切学术研究。伴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美国的院校研究经历了个人自发阶段、科学管理和学校调查运动阶段、黄金阶段以及普及化阶段。根据美国的经验,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我国需要院校研究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出,我国院校研究应坚持4个原则:有用、有效、开放、创新,并应从4个方面入手:建立有利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环境、建立有利的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专业人员培养制度、坚持从实际出发,着手解决当前高校管理的重大问题。 赵炬明关键词:院校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 聚焦设计:实践与方法(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 被引量:132 2018年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赵炬明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本科教学 本科教学改革 美国高等教育 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 2004年 陈巴特尔 文辅相 赵炬明关键词:文化变迁 民族高等教育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大学作为“社会中的组织”.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制度环境是其存在方式或生存状态最根本的影响因素,良好社会制度环境的支持是现代大学良性发展、永葆生命活力的必要条件。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国家政府从制度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制度创新,为大学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为社会组织的大学.既具有自身独有的个性特征——学术性,又同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角色.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割裂。 孔垂谦 文辅相 赵炬明关键词:生命活力 学术性 社会角色 国家政府 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对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一点感想 被引量:12 2010年 值北京大学恢复教育研究30周年之际,本文反思了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贡献,认为其最大贡献是倡导并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包括早期汪永铨先生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以及随后的研究范式转型和学科化发展,并对北大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了几点建议。 赵炬明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化 一个战略的诞生--在中国应用院校研究方法的一个案例 被引量:21 2008年 本文是应用院校研究方法的一个案例研究,目的是要说明如何在高校管理中使用院校研究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院校研究的基本精神;然后介绍案例,具体说明如何使用院校研究方法;最后从院校研究应用的角度对整个工作做了一个总结。 赵炬明 徐海涛关键词:院校研究 高等学校管理 没钱如何办好学校——A学院发展战略案例研究 被引量:20 2006年 没钱如何办好学校,这也许是绝大多数中国高校校长最关心的问题。对A学院的案例研究表明,该校1997年至2003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以下三条:(1)以规模效益为核心的学校发展战略;(2)在全校范围内强调经营意识与成本意识;(3)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良性共生关系。该案例研究还表明,从组织管理理论的角度看,变化的社会环境与高校应变能力之间的不对称性问题,规模发展与质量控制问题,组织发展的阶段性与相应组织管理改革问题,建立适合创新型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治理环境问题等,是当前中国地方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赵炬明 徐海涛关键词:战略管理 高等学校管理 失衡的天平:大学教师评价中“重研究轻教学”问题的制度研究——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八 被引量:28 2020年 本文重点讨论教师绩效评估中的“重科研轻教学”问题。本文首先定义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指出研究/教学冲突的本质是教师工作中时间和精力分配的冲突。然后通过对比社会和大学系统中研究与教学制度化程度,指出研究的更好成就归功于其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好的制度支持,相反大学教育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在发展中没有得到类似的制度支持。然后以斯坦福大学百年发展史为例,显示斯坦福大学在发展中是如何逐步忽略教学的。最后指出,要重新平衡这两项主要任务,大学和学院需要重新审视其对本科教育的道德承诺,接受教学落后的现实,重新调整学校教师工作评估政策,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本科教育和大学教学研究,最终实现SC改革目标,实现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目的。 赵炬明关键词:大学教师评价 教师激励 麦吉尔大学葛思德华文藏书库十年史(1926-1936) 2023年 本文原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东亚图书馆研究》2004年秋季号第41-99页(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Autumn 2004, Vol. XI, Number 2, pp. 41–99)(1)。1998年本文作者陈肃被聘任为麦吉尔大学(Mc Gill University)东亚图书馆馆员,任职后她调查该馆中文馆藏,发现大名鼎鼎的葛思德华文藏书库竟然曾安置在麦吉尔大学图书馆长达十年之久,于是她调查了这段尘封长达70余年的历史。她调阅了麦吉尔大学档案馆所有相关档案,并到普林斯顿大学档案特藏部查阅了该馆所存葛思德华文藏书库相关档案,写成此文,前后耗时四年。 陈肃 赵炬明关键词:图书馆长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