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星形细胞瘤P^(16)和Rb蛋白表达、DNA含量及其预后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P16和Rb表达的相关性、DNA含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 ,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组化分析和瘤细胞DNA含量测定。结果 :P16阳性率 43.8% ,低级别显著高于高级别 (P <0 .0 1) ;阳性组生存率曲线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1)。Rb阳性率为 71.3% ,低级别与高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DNA含量 (AU)与组织学分级有意义 (P <0 .0 5 )。结论 :P16和Rb蛋白表达及其PU值 ,结合瘤细胞DNA含量 ,对判断星形细胞瘤预后有一定价值。
- 范智勇朱峰曹晓哲杨鑫赵玉宁黄克斌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DNA含量P16蛋白RB蛋白
- 阑尾原发性粘液腺癌2例
- 2000年
- <正> 例1 男,5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于1997年4月5日入院。查体T37.6℃,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腰大肌试验阳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22.3×10~9/L,N0.816,L0.184。诊断:急性阑尾炎。于4月9日常规切除阑尾。病理检查:阑尾长9cm,直径3cm,呈囊状扩张,浆膜面覆白苔,腔内充淡黄粘液,粘膜面粗糙。镜下:阑尾粘膜为粘液腺癌组织代替,癌细胞高柱状,核长位于基底,异形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多见,癌组织侵及阑尾肌壁深层。免疫组织化学:CEA阳性。病理诊断:阑尾原发性粘液腺癌,
- 朱峰张翀王慧静赵玉宁
- 关键词:阑尾肿瘤粘液腺癌病例报告
- 星形细胞瘤p16、Rb、cyclinD1、EGFR表达和DNA含量测定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p16、Rb、cyclinD1和EGFR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即用型S P法 ,用图像分析系统对 80例星形细胞肿瘤瘤细胞进行DNA含量测定。结果 :80例星形细胞肿瘤 :p16、Rb、cyclinD1和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 43 8%、71 3%、5 5 0 %和 85 0 % ,4种蛋白阳性率及DNA含量与组织学分级均有统计学意义 ;p16、Rb、cyclinD1阳性率和瘤细胞DNA含量与预后有关 ,EGFR阳性率与预后无关 ;Rb失表达时 ,p16表达增强。 结论 :p16和Rb在抑制星形细胞肿瘤的生长及EGFR和cyclinD1促使其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p16表达同DNA含量相结合评估星形细胞瘤预后有一定价值。
- 范智勇杨鑫赵玉宁曹晓哲朱峰黄克斌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癌基因蛋白DNA含量
- 微波、高压、真空负压和电炉四种加热法在抗原修复中的比较被引量:1
- 1999年
- 赵玉宁范智勇
- 关键词:微波真空负压抗原胶质瘤
- 黄色肉芽肿性甲状腺炎1例被引量:1
- 1999年
- 患女,52岁。因颈前包块40年伴消瘦、多汗、气喘、胸闷14d于1996年11月4日入院。查体:P77次/min,R22次/min,BP17/10kPa,77次/min。右颈前胸骨切迹上见一直径约6cm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双手及伸舌震颤,无突眼表现。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甲状腺吸碘功能增高。T_3 3.9μg/L,T_4 240μg/L。基础代谢率57。B超:右叶甲状腺腺瘤。血、
- 朱峰杨鑫范智勇赵玉宁
- 关键词:甲状腺炎黄色肉芽肿性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