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男
- 作品数:96 被引量:47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药有效成分直接作用靶点的鉴定方法及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和特色,阐明其靶点具有巨大的挑战性。药物靶点的确认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验证其可靠性。本文对近年来常用的靶点探索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包括各方法的原理以及优缺点,重点举例近几年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靶点的发现,通过新技术和原有技术的整合推进天然产物的研发。
- 李瑞梅程瑶朱朱陈飞燕戴建国陈琳赵玉男
- 关键词:中药作用靶点
- 六种助阳类药物抗抑郁作用动物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附子、淫羊藿、锁阳、葫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等6种助阳类药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旷场试验评价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强迫游泳和强迫悬尾实验评价药物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附子能够降低小鼠体质量(P<0.05);旷场试验中,各组小鼠运动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附子组和淫羊藿组动物可以增加小鼠中心区域活动时间(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附子组和淫羊藿组不动时间缩短(P<0.05).结论附子和淫羊藿具有抗抑郁作用.
- 戴建国王中立陈琳黄玉芳赵玉男
- 关键词:助阳药抗抑郁
- 利用'分层法'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时有关权重设立的讨论
- 在多因素的各种评价决策问题中,解决权重的方法有很多,它们中有主观成分较多的:专家经验评分法、两两比较法、比率法等等;也有基于决策矩阵的: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最优化方法等.本文讨论了以分层法进行中药药效评价时权重设立的问题...
- 陶佳林赵玉男王笑雷帆邢东明杜力军
- 关键词:中药药效评价分层法
- 文献传递
- 基于DARTS技术人参皂苷脑内蛋白质作用位点AK1的发现和确证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技术研究人参皂苷脑内蛋白质作用靶点。该研究采用DARTS技术联合无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筛选出脑内可能与人参皂苷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基于筛选结果,选取腺苷酸激酶1(AK1)进一步研究确认。首先,采用重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诱导表达纯化,获得His-AK1融合蛋白,利用生物层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检测Rg_(1)、Re、Rb_(1)、Rd、Rh_(2)、F1、Rh_(1)、化合物K(CK)、25-OH-PPD、原人参二醇(PPD)以及原人参三醇(PPT)与AK1的直接相互作用,得出与疑似靶蛋白AK1直接相互作用较强的人参皂苷单体或苷元;然后,采用BLI技术进一步测定直接相互作用最强的PPD与His-AK1融合蛋白之间的结合动力学参数;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结合性能。结果显示,DARTS联合LC-MS获得多个差异蛋白,基于前期研究选取其中的AK1进行靶点验证;利用原核表达的方式获得融合蛋白His-AK1,BLI技术检测出Re、Rg_(1)、Rd、Rb_(1)、Rh_(1)、Rh_(2)、F1、PPT、PPD、25-OH-PPD以及化合物CK与His-AK1蛋白直接作用的相位位移强度(nm)分别为0.0031、0.0019、0.0428、0.0222、0.0134、0.0373、0.0139、0.0307、0.1402、0.0160、0.0408;进一步采用BLI动力学法测定PPD与His-AK1的K_(on)、K_(off)、K_(D)分别为1.22×10^(2)mol^(-1)·L·s^(-1)、1.04×10^(-2)s^(-1)、8.52×10^(-5)mol·L^(-1);分子对接表明PPD与AK1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对接分数的绝对值为3.438,两者主要形成氢键作用。说明AK1是人参皂苷脑内蛋白质作用位点之一,人参皂苷体内代谢产物PPD与AK1的直接相互作用最强。
- 陈飞燕秦微李瑞梅程瑶朱朱陈琳赵玉男
- 关键词:人参皂苷腺苷酸激酶原人参二醇
- 巴西苏木红素的新用途
- 巴西苏木红素的新用途,涉及一种以苏木为原料制备的巴西苏木红素医药方面的新用途。具体的说,巴西苏木红素在制备治疗脑缺血或脑出血,脑组织过氧化物升高并由此引起的脑功能改变疾病的药物中应用。经实验研究表明,巴西苏木红素具有抗氧...
- 杜力军王伟赵玉男邢东明丁怡王如峰
- 文献传递
- 糖皮质激素与海马结构可塑性被引量:6
- 2011年
- 神经元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共同构成了海马的结构可塑性。长期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可损伤海马的结构可塑性,并能被抗糖皮质激素治疗所逆转,说明糖皮质激素是慢性应激致海马结构可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据此,在学习记忆障碍和抑郁动物模型的复制中,糖皮质激素注射被用来取代应激刺激以提高效率和模型复制的稳定性。此外,短期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海马的结构可塑性,暗示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结构可塑性的调节是双向的。
- 陈琳杜力军赵玉男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皮质酮海马动物模型
- 长期皮质酮注射对C57BL/6N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10年
- 赵玉男戴建国王中立陈琳黄玉芳
- 关键词:皮质酮神经元存活免疫荧光技术
- 补气类中药拮抗应激致神经损伤的研究
- 2010年
- 王中立赵玉男戴建国陈琳黄玉芳
- 关键词:神经损伤免疫器官重量皮质酮海马组织
- 解热药YL2000中小檗碱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比较被引量:3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解热药YL2 0 0 0中小檗碱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分别测定正常大鼠和干酵母致发热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含量 ,使用3P87软件处理小檗碱的时量数据 ,计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 ,小檗碱的达峰时间分别为(3 4± 0 3)h和 (0 3± 2 1)h(P <0 0 5 ) ,峰值血药浓度分别达 (0 15 4± 0 0 2 3)mg·L-1和 (0 2± 0 6 )mg·L-1,T1/ 2(ke)分别长达 (6± 3)h和 (6± 5 )h ,T1/ 2 (ka)分别为 (1 2±0 4 )h和 (0 1± 2 8)h ,CL/F(s)值分别为 (4 0± 1 9)mg·kg-1·h-1/ (mg·L-1)和 (6± 6 )mg·kg-1·h-1/ (mg·L-1) ,AUC( 0~T) 值分别为 (1 8± 0 3)mg·L-1·h-1和 (0 7± 0 5 )mg·L-1·h-1(P <0 0 5 )。结论 发热降低小檗碱在体内的AUC( 0~T) 。
- 赵玉男邢东明丁怡金文王伟雷帆杜力军
- 关键词:小檗碱发热药代动力学
- 助阳宁神方改善应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助阳宁神方对应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皮质酮制备应激致抑郁样行为模型,在造模期间每日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助阳宁神方水煎剂,造模实验进行4周,第4周末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后处死动物,取脑剥离出海马,进行神经微丝蛋白轻链(NF-L)、突触素(SY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降低,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NF-L、SYP、BDNF及GDNF表达均显著下调;助阳宁神方中、低剂量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体质量和行为学变化,并能显著拮抗模型动物海马NF-L、SYP、BDNF及GDNF表达下调;高剂量助阳宁神方对BDNF及GDNF表达也有一定上调作用。结论助阳宁神方对应激致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与调节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以发挥保护神经可塑性有关。
- 陈琳戴建国赵玉男王中立黄玉芳
- 关键词:抑郁样行为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