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畅

作品数:15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关节
  • 4篇关节镜
  • 3篇韧带
  • 3篇髋关节
  • 3篇膝关节
  • 3篇老年
  • 3篇交叉韧带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关节置换
  • 2篇置换术
  • 2篇软骨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骨水泥
  • 2篇后交叉韧带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珠海市人民医...
  • 2篇澳门镜湖医院

作者

  • 15篇赵畅
  • 7篇金大地
  • 6篇苏训同
  • 5篇燕华
  • 5篇赵亮
  • 4篇蔡道章
  • 4篇曾参军
  • 4篇王义隽
  • 3篇唐恒涛
  • 3篇樊仕才
  • 3篇李涛
  • 2篇王华
  • 2篇卢魁
  • 2篇张宇
  • 2篇曾春
  • 2篇柳鑫
  • 1篇何河北
  • 1篇吴毅
  • 1篇方航
  • 1篇詹鹏

传媒

  • 4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型血管在骨关节炎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H-型血管主要分布在骨骼干骺端,能促进骨量增多,加速骨的形成。目的:观察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软骨下骨H-型血管的表达情况。方法:8周龄健康清洁级C57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小鼠行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切除诱导骨关节炎(MMx模型);假手术组小鼠则仅切开关节囊而不行内侧半月板切除。术后4周取膝关节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番红O快绿染色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免疫荧光检测CD31、Emcn、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下骨改变情况,Micro CT分析软骨下骨骨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OARSI评分、软骨下骨CD31、Emcn共荧光、H-型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13荧光表达及软骨下骨骨量均显著升高(P<0.05);(2)结果说明,骨关节炎过程中,软骨下骨的H-型血管增多,促进软骨下骨增生及重塑。
卢键森柳鑫曾春赵畅方航蔡道章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血管骨组织工程软骨下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23例老年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7例;年龄62~77岁,平均71岁;均采用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测量待置入螺钉之椎体的骨密度,术中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取出螺钉后经钉道注入3ml粘稠的PMMA,再拧入螺钉,10min后拧紧螺钉并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减压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24个月,平均17个月,腰腿痛治愈好转率达87%,无手术并发症发生。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后,螺钉的最大旋入力偶矩由0.591±0.213N·m增至1.332±0.377N·m,差异有显著性(P<0.01);影像学表现为骨水泥分布于钉道周围松质骨中,未出现椎体外渗漏。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能明显增强螺钉的稳定性;正确掌握进钉技术及螺钉强化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樊仕才金大地张忠民王华李涛卢魁赵畅曾参军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椎弓根螺钉腰椎不稳
BMP5促进软骨细胞衰老和凋亡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好发在膝关节,常伴有关节疼痛、活动度减小、关节畸形挛缩等症状。OA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仍没有找到有效...
赵畅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细胞衰老
文献传递
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急性损伤一期重建的近期临床评估
2013年
目的关节镜下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急性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2008年12月~2012年3月共收治16例膝关节前后全脱位患者,均为ACL与PCL完全断裂。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手术者的经验和习惯,选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键组织作为供体,个体化的制定单股单隧道或双股双隧道来重建ACL、PCL股骨端均以Endobutton带袢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以可吸收挤压钉固定之。手术后均积极的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3~12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38.3±8.3)分,术后(91±4.8)分,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早期重建ACL、PCL的急性损伤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苏训同赵畅赵亮燕华唐恒涛
关键词:关节镜急性损伤
成人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对半月板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组收治的373例ACL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损伤不同时段分为急性期组、亚慢性期组及慢性期组,分析半月板损伤的位置、类型分布情况及与损伤不同时段的关系。结果 ACL断裂并内侧半月板损伤200例,并外侧半月板损伤164例,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73例。不同组的损伤类型以纵行撕裂最多,其次为水平撕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随病程增加,急性期为30.7%,亚慢性期增为51.9%,慢性期则增为89.8%。外侧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与病程无明显关系。半月板损伤的复杂程度随病程增加。结论 ACL断裂可并发半月板损害,所致的关节不稳可继发半月板损伤。胫骨过度内旋及向前半脱位是造成ACL断裂后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原因。
吴毅蔡道章赵畅何河北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Meta-分析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两种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6.6~2007.7);EMBASE (1966.6~2008.12);Cochrane...
王义隽苏训同赵亮金大地燕华赵畅
关键词:肩袖损伤关节镜小切口
骨水泥假体在老年TH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应用骨水泥假体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行THA手术治疗的25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8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组)、128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植入(非骨水泥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指标、凝血相关指标。结果骨水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0.6±19.4)min长于非骨水泥组(103.2±15.8)min(P<0.05);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骨水泥组Harris功能评分[(45.2±11.6)、(71.8±9.2)、(83.1±7.4)]分,非骨水泥组[(47.0±13.4)、(73.0±10.8)、(84.8±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均呈显著的升高趋势;术前,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的PTA、APTT、Fib、R值、k值、α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植入30min,骨水泥组患者的PTA(82.9±4.7)%、Fib(3.59±0.31)g/L、α角(73.0±12.1)°均显著高于非骨水泥组的PTA(79.4±4.4)%、Fib(3.10±0.28)g/L、α角(67.2±11.6)°(P<0.05),骨水泥组的APTT(33.3±3.9)s、R值(4.04±0.69)min、k值(1.47±0.09)min小于非骨水泥组的APTT(36.8±4.1)s、R值(4.98±0.87)min、k值(1.61±0.12)min(P<0.05);术后3h,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的PTA、APTT、Fib、R值、k值、α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HA手术患者应用骨水泥假体植入治疗,术后髋关节功能与非骨水泥假体无差别,但是骨水泥假体植入后3h内患者发生高凝的风险增加,需要密切监视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詹鹏赵畅张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假体凝血功能老年
髋膝关节翻修术中的关键问题及3D打印应对之策被引量:3
2017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髋膝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我国人口老年化逐渐加重,关节置换的患者越来越多,初次置换术后由于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聚乙烯磨损引起的骨缺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需要翻修的患者也逐渐增加。现阶段,人工髋膝关节翻修中主要面临的难题有:骨缺损处理、术前规划、个性化假体需求。随着软件工程技术、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将为复杂的髋膝关节置换翻修带来新的解决方案。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手术有以下方面的应用:优化术前规划、个性化手术;个性化内固定材料;个性化术中导航模板的制作;个性化假体设计。本文就髋膝关节翻修中的关键问题及3D打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赵畅曾参军蔡道章
关键词:膝关节髋关节再手术
小鼠膝关节骨关节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实验性骨关节炎小鼠不同时间不同免疫应激情况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8周龄健康清洁级C57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小鼠激活免疫系统,1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同时行右侧膝关节DMM手术(即手术部分切除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分别于术后4,8周取膝关节病理标本,进行关节组织切片番红O快绿染色和mankin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13表达情况,RT-qPCR检测滑膜组织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以及X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后4,8周,实验组mankin评分、各细胞因子mRNA表达和X型胶原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应激条件下,关节组织中胶原及细胞因子呈现差异性表达。
林旭晨赵畅曾春王文昊柳鑫蔡道章
关键词:骨关节炎免疫系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地震伤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微创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地震伤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微创治疗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对9例地震伤骨盆骨折后环不稳,采用前环钢板内固定后环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置入骶髂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置入骶髂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疗效满意。结论掌握经皮骶髂关节置钉技术要点,采用骶髂拉力螺钉微创固定后环是地震伤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曾参军樊仕才金大地赵畅李涛
关键词:地震伤微创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