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喆
- 作品数:36 被引量:6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探寻终身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内在联系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今天,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如何。为理清这个脉络,本文从多层次剖析了两者的本质特征及其内部体系,进而得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要求,目的在于普及全民健身,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 赵苏喆
- 关键词:全民健身终身体育
- 从素质教育角度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被引量:8
- 2007年
- 高职院校要适应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应高度重视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与体育基本能力的结合,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饶英余卫平赵苏喆
-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被引量:72
- 2003年
- 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必须完整继承其知识体系,进入学校体育体系和进入全民健身机制。
- 胡小明赵苏喆倪依克蔡志忠赵讠戋华张志勇
-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被引量:63
- 2012年
-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职业教育特点的内容体系。如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可分为认知内容、技能内容和活动内容3大类。在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身体运动技能(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分为车间操作、户外活动、办公管理和办公交往4大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通过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发展、体育态度、心理发展和职业身体训练6大模块的教学过程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总目标。
-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
-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育课程课程体系
- 粤北山区瑶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探讨粤北瑶族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如何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粤北瑶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粤北山区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经济上的落差,但同时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可行性,且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经济支柱。原生态的体育文化中只有长鼓舞一项参与到旅游经济中,这与政府不重视、宣传不到位、当地瑶胞参与度不高等有关。因此建议以保护原生态的体育文化资源为基础,自上而下的贯彻实行;创建原生态体育文化的生态链,形成良性循环;全方位的进行宣传与规划等,为瑶族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在旅游经济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 赵苏喆余卫平
- 关键词:旅游开发
- 促进个体参与身体锻炼理论模式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被引量:7
- 2009年
- 如何促使个体进行身体锻炼和维持身体锻炼是现代西方国家有关身体锻炼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者把身体锻炼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的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的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释或说明身体锻炼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个人内部理论、人际理论和环境理论。通过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研究可以推理出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为行为干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阐述了促进身体锻炼主要的理论模式,并对其进行基本分析,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
- 关键词:身体锻炼
- 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被引量:9
- 2010年
- 源自促进个体健康探索的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促进个体参与和维持身体锻炼行为是当今西方国家有关身体锻炼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说明身体锻炼行为的转变过程,研究人员构建了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行为转变过程的研究可以设计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行为干预方法,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中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
-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锻炼
-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2
- 2010年
- 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在近八年里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研究的质量却有待于加强。本文从课程的目标、设置与结构、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总结了当前的研究,认为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比例过小,孤掌难鸣。而多数的研究缺少"职业"特色,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 赵苏喆余卫平曾永忠
-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
-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该文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互补作用,笔者认为加强理论完善,宏扬文化传统;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文化;强化中国特色,继承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共生之路。
- 赵苏喆
- 关键词:文化自觉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的思考——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而多数的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校园持接受的态度,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建议地方职能部门统筹规划,分学段推进体育非遗项目进校园,提高教育管理者自身的认识,加强体育师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选择师生共同接受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校内的宣传等措施,有序地推进体育非遗项目进校园。
- 赵苏喆
- 关键词: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