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涑霞 作品数:15 被引量: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包头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固定修复的咬合重建后垂直距离的改变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美容为目的的固定修复治疗所形成的咬合重建改变面下1/3垂直距离后对颞下颌关节可能产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通过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方法对牙列不齐、面下1/3垂直距离较短的患者,按下颌息止颌位时的面下1/3垂直距... 曹利 越涑霞 张洋文献传递 颌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额瓣修复 目的:探讨颌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额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例颌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根据病灶的部位和切除范围,常规自额肌与骨膜之间将额瓣掀起,额瓣与缺损处创缘分两成对位缝合修复创面。结果:患者... 越涑霞文献传递 自体离体牙5天再植成功一例 2010年 患者,女,17岁,于2008年11月24日乘坐出租车时,由于紧急刹车,致牙齿碰到安全护网上,伤及上前牙,当时未做任何特殊处理,5天后患者父亲带患者来我科就诊,并从纸包内取出离体牙一颗。查体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上唇肿胀减轻,右上前牙完全脱位,牙槽突未见骨折,急用无菌盐水冲洗浸泡干净脱位的上前牙,在口外做一次性根管充填,清除牙槽内凝血块, 越涑霞关键词:离体牙 一次性根管充填 再植 自体 完全脱位 盐水冲洗 妊娠妇女牙髓炎过渡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一种既对胎儿无害又能使孕妇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的牙髓炎过渡性治疗手段。方法:选择妊娠妇女慢性牙髓炎26例,共26个患牙,用Ca(OH)2盖髓,观察整个妊娠期间患牙的临床反应。结果:90%的患者妊娠期间末出现自发痛和... 越涑霞基于美学修复目的咬合重建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以美容为目的的固定修复治疗所形成的咬合重建对颞下颌关节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方法对牙列不齐、面下1/3垂直距离较短的患者,按下颌息止颌位时的面下1/3垂直距离减去2~3mm确定下颌位置并以此为标准进行修复治疗,使患者实现正常的面容及咬合形态,同时观察颞下颌关节(TMJ)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3例前牙超覆、超覆盖,面下1/3垂直距离偏短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均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形态,改善了咀嚼功能和容貌,同时1例伴有TMJ症状的患者TMJ症状消失。结论:对面下1/3垂直距离不足的咬合畸形患者恢复正常的咬合形态及面下1/3垂直距离,在改善容貌和咬合功能的同时,也去除了TMD的易感(occl us i on)因素,对于缓解或解除TMD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曹利 越涑霞关键词:咬合重建 美学修复 颞下颌关节 自体离体牙5天再植成功一例 2010年 患者,女,17岁,于2008年11月24日乘坐出租车时,由于紧急刹车,致牙齿碰到安全护网上,伤及上前牙,当时未做任何特殊处理,5天后患者父亲带患者来我科就诊,并从纸包内取出离体牙一颗。查体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上唇肿胀减轻,右上前牙完全脱位,牙槽突未见骨折,急用无菌盐水冲洗浸泡干净脱位的上前牙, 越涑霞关键词:离体牙 再植 自体 完全脱位 上前牙 盐水冲洗 固定修复咬合重建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以改善牙弓形态、恢复咬合功能为目的的固定修复治疗所形成的咬合重建对颞下颌关节(TMJ)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3例前牙超覆、超覆盖,面下1/3垂直距离偏短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使患者实现正常的面容及咬合形态,同时观察TMJ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3例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形态,改善了咀嚼功能和容貌,同时1例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症状的患者TMD症状消失。结论对覆、覆盖异常,面下1/3垂直距离不足的咬合畸形患者恢复正常的咬合形态及面下1/3垂直距离,在改善容貌和咬合功能的同时,也去除了TMD的易感因素,对于缓解或解除TMD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曹利 越涑霞 张洋关键词:咬合重建 颞下颌关节 蒙古族人群与汉族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蒙古族人群及汉族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情况及相关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相关致病因素在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选择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从事牧业生产的蒙古... 曹利 越涑霞 张洋 郭晓燕关键词:汉族人群 蒙古族人群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病因 发病率 13例牙根斜行纵折的讨论 <正>目的:通过对13例病例分析讨论,探讨对牙根斜行纵折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3例牙根斜行纵折病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总结出牙根斜行纵折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防治措施。结果:牙根斜行纵折患者13例,其中死髓牙1... 越涑霞文献传递 蒙古族与汉族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状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情况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方法于2009年4-10月选择内蒙古自治区牧区蒙古族人群817人和城市汉族居民1006人为调查对象,利用颞下颌关节(TMJ)功能问卷和TMD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调查问卷包括受调查者身体状况、TMJ既往功能状况以及精神因素;临床检查包括下颌边缘运动、关节功能、咀嚼肌疼痛及牙齿缺失、修复情况。结果蒙古族人群的TMD发病率远低于汉族人群(P<0.05);临床检查发现蒙古族人群和汉族人群在最大开口度,前伸、侧方最大运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MD的可能致病因素中,蒙古族人群咬合力大于汉族人群(P<0.05)。在牙齿缺失及修复方面蒙古族人群的后牙缺失后修复率明显低于汉族人群(P<0.05);蒙古族人群的肘、膝关节的疼痛发生率高于汉族人群(P<0.05)。蒙古族人群存在心理问题明显低于汉族人群(P<0.05)。结论心理因素对于TMD的发生有决定性作用。 曹利 越涑霞 张洋 郭晓燕关键词:汉族人群 蒙古族人群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