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近端
  • 2篇老年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鹰嘴
  • 1篇致伤
  • 1篇致伤机理
  • 1篇置换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功能
  • 1篇术后功能恢复
  • 1篇术后恢复
  • 1篇髓内

机构

  • 5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5篇邓勇军
  • 3篇周学文
  • 1篇夏晨波
  • 1篇王强
  • 1篇康维杰
  • 1篇沈国华
  • 1篇张居适
  • 1篇孟延丰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针治疗对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其发生率约占肘部骨折的10%。尺骨鹰嘴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尺侧近端后方位于皮下,与前方尺骨冠状突共同构成半月切迹,
邓勇军山河
关键词:电针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
S_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初步探讨
2015年
目的分析采用切开复位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23例患者,其中男性10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53.4岁(37~72岁)。根据Neer分型系统,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满意。按Neer疗效评分方法,优15例,良6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1.3%。结论独特设计的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为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后提供可靠的软骨下三维支撑及稳定性,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肩部功能恢复,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邓勇军周学文沈国华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5~93岁,平均79岁。按Evans分型:Ⅰ型30例,Ⅱ型28例。58例中25例采用关节置换治疗(A组),33例采用内固定治疗(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及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比较,其中关节活动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A组1例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方面均优于A组。并发症:A组死亡1例,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2例,肺炎1例;B组发生褥疮1例,髋内翻1例,尿路感染2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χ2=10.1648,P<0.05)。根据Harris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B组总分(75.45±3.22)分,A组总分(78.43±5.32)分;术后6个月,B组总分(76.33±4.12)分,A组总分(81.67±4.87)分;术后12个月,B组总分(88.65±3.77)分,A组总分(87.66±4.01)分。术后3、6个月两组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优14例,良5例,中5例,差1例;B组优8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术后6个月:A组优18例,良5例,中2例,差0例;B组优10例,良15例,中6例,差2例。术后12个月:A组优1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B组优21例,良9例,中3例,差0例。术后3、6个月,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但到术后12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先选择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被忽视的骨折畸形以及股骨干骨质差无法采用或尝试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或同侧症状性退行性关节病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的翻修以及粗隆间粉碎骨折比较重且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
康维杰夏晨波邓勇军张居适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病例对照研究
股骨转子间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7例分析
2014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主要致伤机理为突发的外展或扭转内收过度。目前,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有所争议,总体疗效尚未令人十分满意,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疾病,且其本身骨质严重疏松相关。同时,骨折后的长期卧床本身对老年患者而言,就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本次研究对采用股骨转子间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7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孟延丰周学文邓勇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致伤机理
LCP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锁定异型接骨板(LC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钢板(LCP组,n=58)及PFNA(PFNA组,n=64)进行内固定。对两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两组切口大小、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效果相当,但与股骨近端LCP比较,PFNA创伤小、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更适合内侧不稳定型、逆转子间型骨折及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
邓勇军周学文王强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