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双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创作
  • 1篇电影色彩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探讨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对话
  • 1篇艺术
  • 1篇意象
  • 1篇意象研究
  • 1篇知识
  • 1篇儒家
  • 1篇儒家美学
  • 1篇儒家美学思想
  • 1篇色彩意象
  • 1篇审美
  • 1篇黛玉
  • 1篇林黛玉
  • 1篇美学
  • 1篇美学思想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邬双
  • 1篇赵伶俐
  • 1篇李金正
  • 1篇丁月华

传媒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艺术教育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精神分析视角下林黛玉爱欲心理探讨
2009年
人们历来把"宝黛"看作纯精神恋爱的榜样,然而黛玉真正的心理并非如此。她有着复杂的爱欲观,随着其性心理的发展与对自身不安全感的加剧,黛玉并不满足贾宝玉给她的柏拉图式的爱,反而对"欲"的期望越来越深。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促使黛玉爱欲心理转变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观照,以揭示其悲剧命运的另一原因及独特的文学价值。
邬双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
《满城尽带黄金甲》与儒家美学思想被引量:3
2009年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的经典力作,继《英雄》与《十面埋伏》后的又一部商业与艺术成功结合的电影。评论界对其毁誉参半,但若仅关注其以奢华制作呈现的"视觉盛宴"与所谓"欲望"的探讨,则无法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即对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现实反思与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及意识觉醒的探讨。从儒家美学思想的角度对影片的主旨进行全面观照与解读,有利于还原影片的真实意图及美学价值。
丁月华邬双
关键词:儒家美学
张艺谋电影色彩意象研究
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张艺谋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其对色彩的极致应用与运用思维。然而,张艺谋电影最为业内外批判的也是他对色彩营造的视觉美感的注重大于内容。对此,本研究将色彩和意象融合提出色彩意象理论来研...
邬双
关键词:电影创作色彩意象
文献传递
跨学科对话与知识创想——科学、艺术(审美)、创新: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高峰论坛综述
2008年
2007年12月18日至21日,“科学、艺术(审美)、创新: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高峰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论坛旨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及其与自然科学多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推崇多学科、大跨度的理论创新,加强国内外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合作。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主办、西南大学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协办、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专家学者近30人.共提交论文40篇,其中23人作了发言。论坛主要由教授博导论坛新生代论坛和跨学科辩论会三部分组成。
赵伶俐李金正邬双
关键词:跨学科理论学科对话审美艺术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